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同课异构说有效VIP免费

同课异构说有效_第1页
1/4
同课异构说有效_第2页
2/4
同课异构说有效_第3页
3/4
同课异构说“有效”——从两节公开教学谈起合肥市长丰县岗集镇中心学校孟文静教学是一门艺术,每节课的教学设计和教学实施,都涂上了一层浓浓的教师“个性”色彩。有的妙趣横生,有的波澜迭起,层层迭进,过渡自然,浑然一体,有的貌似平淡,却于平淡中见功底。2013年3月16日,我参加了长丰县小学数学“同课异构”教研活动,聆听了来自庄墓镇中心学校孟老师和朱巷镇柘塘小学李云老师的同一课题《长方体的认识》公开教学,感触良多。两位老师的课均体现了一个理念:有效。近年来,经常听到有效一词,“有效备课”、“有效教学”、“有效教师”等等,有效教学就是指在较短时间内使学生和教师得到更多的发展。而我听到的这两节课,均从不同角度体现了课堂的有效性。一、导入有效(以李云老师教学片段为例)片段:师:这节课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个魔袋,里面有很多的物体。你能从中摸出一个长方体吗?(请一名学生摸)师:其他同学想不想摸?在你们身边都有一个魔袋,请小组长帮忙,让你们组内的成员从中摸出一个长方体来。(学生有序地动手摸长方体)师:不错,摸得真快,感觉还真灵。师:同学们把自己摸的长方体高高举起。(同时从魔袋中拿出一个乒乓球)这个是长方体吗?生:不是。师:大家都摸对了,能不能把你们摸长方体的感觉或成功的经验,和大家说说?生反馈。师:刚才同学们摸长方体时的感觉其实就是长方体的某些特征。咱们这节课就来学习长方体的特征。板书课题。感触:这个环节的设计不仅有效,更具有艺术性。当时教室里有22名学生,学生们手中并没有学具,如果老师直接将学具发下去,会显得过于单调。采取让学生摸长方体,淘汰乒乓球、铅笔等物品,这本身就是对长方体特征的一个初步感受。因此我认为,如此自然地引入课题,不仅使学生印象深刻,有切身感受,又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二、教学环节有效两位老师在教学过程中,把教师的主导作用真正放在指导学生的能力提高上,给学生充分飞时间、空间,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减少对学生的限制,摆正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教学环节之间相互关联,有着一定的先后次序,各环节之间联系紧密,教学流程非常流畅,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了自主、合作、探究学习。两位老师的教学设计与环节设置体现了有效教学的精髓:1、强化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教师在教学中要关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背景,关注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在能力方面所得到的提高。2、合理安排课堂流程,教师在精心预设教学流程的同时,也要考虑到课堂上课堂变化的突发情况,并考虑好相应的应急措施,调控课堂教学向着有利于学生发展的方向推进。3、灵活选择教学方法,虽然教学方法的选择收到多方面因素的制约,但只要教师明察课堂、适时调控,灵活选择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法,就能达到良好的课堂教学效果。三、合作有效(以孟文静老师教学片段为例)在本节课《长方体的认识》教学中,有一环节是学生分组用学具做长方体框架。片段:师:同学们,刚才的长方体框架帮助了你们理解,你们想不想自己做一做呢?生:想!(教师发放学具)师:先想一想怎么做?做成什么样子的?学生听了老师的话,开始思考,一段时间后,开始动手操作。感触:这几句提示语,将学生发散的思维一下子集中在做什么、怎么做两个核心问题上,使学生的思考有了焦点。这个合作学习的环节,让学生调用直观感知、生活经验,在操作中观察、探索、发现。做的过程中将实物、表象、模型建立了联系。四、板书有效板书是教学的书面语言,也是课堂教学的重要资源,是提高教学效率,完成教学任务的有效手段。有艺术性的板书能唤起学生注意,启迪学生思维,激发学生的灵感,提高教学效果。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李云老师结合自己的教学内容设计了一个立体板书:感触:这个板书非常地形象,既与本节课内容紧密联系,又为学生认识长、宽、高提供了方便,结合板书,老师还提问:前面的这个面是由哪两条棱组成的?上面的面是由哪两条棱组成的?下面的这个面是由哪两条棱组成的?这还为后面学习长方体表面积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可谓:“一个板书,多种功用”啊,让我们不得不感叹教师对教...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同课异构说有效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