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第5课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22张)【课件19】VIP免费

第5课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22张)【课件19】_第1页
1/22
第5课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22张)【课件19】_第2页
2/22
第5课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22张)【课件19】_第3页
3/22
学习重点:魏晋时期江南的开发、民族融合本课重点:魏晋时期的政权更迭政权更迭江南开发魏晋南北朝(220—589年)原因成就影响孝文帝改革民族交融背景措施影响魏蜀吴北方政权南方政权西晋东晋十六国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北周宋、齐、梁、陈北朝(南朝)一、政权更迭魏(曹丕,洛阳,220~266)蜀(刘备,成都,221~263)吴(孙权,建业,229~280)西晋(司马炎,洛阳,266~316)东晋(司马睿,建康,317~420)士族专权、门阀政治十六国(304~439,五胡乱华)淝水之战北朝(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北周,439~581)南朝(宋、齐、梁、陈,420~589)孝文帝改革二、江南开发原因:成就:影响:江南自然条件优越(资源、气候等)社会相对稳定,没有大规模战乱北民南迁,带去先进技术和劳动力统治者重视发展经济,减轻剥削江南经济发展的原因:农业:开垦荒地,兴修水利工程;改进牛耕,推广选种育种、田间管理等技术;植桑养蚕、培植果树、种植药材,实行多种经营。牛耕施肥图水碓龙骨翻车手工业:在纺织、矿冶、陶瓷、冶铸、造船、造纸、制盐等方面都有显著的发展。东晋“织成履”南朝灌钢法商业:南朝时,建康城内有官立的北市、东市、宫市,在秦淮河一线又设征税的大市及10余所小市,人口众多,是当时商业最为活跃的大都市。三、孝文帝改革背景:措施:影响:四、民族交融人口迁徙民族融合江南开发胡人内迁北人南迁气候动荡战乱观念时间背景途径结果内迁战争共同劳动改革魏晋东晋以来汉胡互化(民族、文化认同)胡人政权(“中国”扩大)江南开发(经济重心南移)少数民族封建化(民族融合)本课小结:1.(2017全国卷Ⅱ)《史记》《汉书》均为私家撰著。魏晋以后,朝廷任用史官负责修撰本朝或前朝历史,甚至由宰相主持,皇帝亲自参与,这反映出官修史书A.记载的真实性B.评价历史的公正性C.修撰的政治性D.解释历史的客观性真题演练2.(2016全国卷Ⅱ)右图为三国曹魏《三体石经》的残片,经文中的每个字均用先秦古文、小篆等三种字体刻写。这三种字体反映了A.当时统一文字的努力B.汉字演变的历史过程C.当时字体流行的实际状况D.汉字尚未形成完整的体系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第5课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22张)【课件19】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