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日实验小学2020年“师徒结对”教学设计表姓名刘玲珑年级四指导老师阳焜课题沏茶问题几案上课时间、班级:教学建议教材解读与学情分析(说明:包含教学内容描述、学情分析、教材编写意图、课题安排设想等)内容:(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第104~105页例1及课后做一做。例1以家里来客人沏茶为学习素材,提出“怎样才能尽快让客人喝上茶”的问题,讨论如何用优化的思想选择合理、快捷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学情分析:学生已经初步体会了分析比较、逻辑推理等重要的数学思想,这一课题需要学生体会数学的简洁美,渗透优化的数学思想。在教学中都是从真实的生活情境出发,这样能极大的引起四年级学生探究生活中的数学问题的兴趣。教材意图分析:让学生充分体会优化思想的作用,了解解决问题策略存在多样性,尝试寻求最优方案,并总结出方法。教学目标1.使学生初步体会到优化思想在解决实际问题的作用。2.使学生认识到解决问题的策略的多样性,初步形成寻找解决问题最优方案的意识。3.感受生活与数学的联系,逐步培养合理安排时间的良好习惯。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理清事情发展的先后顺序,掌握合理安排时间的方法。教学难点:会用简洁、清晰、明了的流程图表示事情的安排顺序。教学手段课件、纸片教学过程时间安排教与学活动设计修改建议(说明:每一个教学环节后用斜体附上设计意图)一、谈话导入:1、师:同学们今天咱们虽是数学课,但我想考考你们的一些语文知识,谁能用“一边…一边”造个句子?(由学生自由造句,再让学生举手发言),结合学生的回答引导学生去分析,有些事情是可以同时去做,这样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所要解决的问题。【设计意图】:这样的引入可以让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进入新课题的学习,让学生容易接受新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为例1的学习作了铺垫。2、师:今早上起来,老师做了家务,看老师做了什么?(煮鸡蛋和扫地)做家务是好事,但老师因为做家务差点迟到。你认为该怎样安排这两项家务活可以为老师节省点时间呢?生:自由回答。教师:大家说的这两件事情都是同时进行的吗?(板书:同时进行)教师:大家都说的很好,具体去做怎样?完成的效率高吗?今天我们来学习怎样合理利用时间,提高工作效率。【设计意图】:在教学新知之前创设生活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为新知的教学做铺垫。(板书课题:沏茶问题)二、探索新知1、教学教材第104页例1。师:有个叫小明的同学也和同学们一样,经常帮妈妈做家务。这不,有人来小明家里做客了,是谁呢?我们一起来看看。课件出示教材第104页(出示情境图):从图上你能得到哪些信息?生:李阿姨来家里做客,妈妈让小明烧水沏茶;怎样才能尽快让客人喝上茶。师:同学们,什么叫“尽快”,尽快是什么意思?(尽快就是在最少的时间内做好一件事)师:那怎样才能做到尽快呢?师:沏茶需要做哪些事情?师:怎样安排这些工序才能让李阿姨尽快喝上茶呢?(出示课件,烧水沏茶的六大工序)烧水:8分钟洗水壶:1分钟洗茶杯:2分钟接水:1分钟找茶叶:1分钟沏茶:1分钟师:这么多的事情到底先做什么后做什么呢?请同学们帮小明想一想,用你手中的小纸片摆一摆。2、组织学生讨论交流(任务单)(1)小组合作学习:①思考,设计方案。②小组讨论,探究方法,展示流程图。③计算所需的最少时间。【设计意图】:让学生动手操作、小组合作交流,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激发学生探究欲望,为学习新知奠定基础。(2)学生汇报交流师:我们来看看小明沏茶都做了哪些事,分别用了多长时间。师:谁愿意展示你的设计方案?生:板演。(画简单的流程图)生1:方案1:找茶叶(1分钟)→洗茶杯(2分钟)→洗水壶(1分钟)→接水(1分钟)→烧水(8分钟)→沏茶(1分钟)共用14分钟。生2:方案2:洗水壶(1分钟)→接水(1分钟)→烧水(8分钟)→沏茶(1分钟)共用11分钟↓同时洗茶杯找茶叶师:比较两种方法,哪种设计能让客人尽快喝上茶呢?生:方案2。师:为什么?谁来讲解?生:烧水时可以同时找茶叶、洗茶杯,不用计算这两件事的时间了,只计算烧水时1+1+8+1=11(分钟)师:(板书:同时)接水、洗水壶能同时进行吗?生:不能,应该有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