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复习顶层设计物理配餐作业(三十八)机械波见学生用书P389A组·基础巩固题1.以下关于波的说法正确的是()A.干涉现象是波的特征,因此任何两列波相遇时都会产生干涉现象B.因为声波的波长可以与通常的障碍物尺寸相比,所以声波很容易产生衍射现象C.声波是横波D.纵波传播时,媒质中的各质点将随波的传播一直向前移动解析干涉现象是波的特征,但是只有频率相同的两列波相遇时才会产生干涉现象,A项错误;发生衍射的条件是波的波长与障碍物的尺寸差不多,因为声波的波长可以与通常的障碍物尺寸相比,所以声波很容易产生衍射现象,B项正确;声波是纵波,C项错误;纵波传播时,媒质中的各质点不随波向前移动,D项错误。答案B2.(多选)如图所示,一小型渔港的防波堤两端MN相距约60m,在防波堤后A、B两处有两只小船进港躲避风浪。某次海啸引起的波浪沿垂直于防波堤的方向向防波堤传播,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假设波浪的波长约为10m,则A、B两处小船基本上不受波浪影响B.假设波浪的波长约为10m,则A、B两处小船明显受到波浪影响C.假设波浪的波长约为50m,则A、B两处小船基本上不受波浪影响D.假设波浪的波长约为50m,则A、B两处小船明显受到波浪影响解析根据题意,A、B两处小船明显受到波浪影响的原因是水波发生了明显的衍射现象,波浪能传播到A、B两处。由于只有当障碍物或缝隙的尺寸比波长小或跟波长差不多的时候,才会发生明显的衍1高考复习顶层设计物理射现象,故A、D项正确,B、C项错误。答案AD3.(多选)一列沿x轴传播的简谐波,波速为4m/s,某时刻的波形图象如图所示。此时x=8m处的质点具有正向最大速度,则再过4.5s()A.x=4m处质点具有正向最大加速度B.x=2m处质点具有负向最大速度C.x=0处质点一定有负向最大加速度D.x=6m处质点通过的路程为20cm解析据题意,图示时刻x=8m处的质点具有正向最大速度,质点正经过平衡位置向上,则波向x轴负方向传播。则该波的周期T==s=2s因为n===2T,可知:图示时刻x=4m处质点速度向下,再经过4.5s,处于波谷,位移为负向最大,则具有正向最大加速度,故A项正确;图示时刻x=2m处质点位于波峰,再经过4.5s,处于平衡位置向下,具有负向最大速度,故B项正确;图示时刻x=0处质点速度向上,再经过4.5s,处于波峰位置,具有负向最大加速度,故C项正确;再经过4.5s,x=6m处,质点处于平衡位置,通过的路程为2×4×A+A=18cm,故D项错误。故选ABC项。答案ABC4.(多选)如图所示是一列简谐波在t=0时的波形图象,波速为v=10m/s,此时波恰好传到I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2高考复习顶层设计物理A.此列波的周期为T=0.4sB.质点B、F在振动过程中位移总是相等C.质点I的起振方向沿y轴负方向D.当t=5.1s时,x=10m的质点处于平衡位置处解析由波形图可知,波长λ=4m,则T==s=0.4s,故A项正确;质点B、F之间的距离正好是一个波长,振动情况完全相同,所以质点B、F在振动过程中位移总是相等,故B项正确;由图可知,I刚开始振动时的方向沿y轴负方向,故C项正确;波传到x=10m的质点的时间t′==s=1s,t=5.1s时,x=10m的质点已经振动4.1s=10T,所以此处处于波谷处,故D项错误;故选ABC。答案ABC5.(2017·天津)手持较长软绳端点O以周期T在竖直方向上做简谐运动,带动绳上的其他质点振动形成简谐波沿绳水平传播,示意如图。绳上有另一质点P,且O、P的平衡位置间距为L。t=0时,O位于最高点,P的位移恰好为零,速度方向竖直向上,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该简谐波是纵波B.该简谐波的最大波长为2LC.t=时,P在平衡位置上方D.t=时,P的速度方向竖直向上解析波传播方向与质点的振动方向垂直,简谐波为横波,故A项错误;P点在时,此时波长最大,λ=4L,该简谐波的最大波长为4L,故B项错误;t=时,P点速度方向向上,向波峰方向移动,此时位置在平衡位置上方,故C项正确;t=时,P点经过波峰向平衡位置移动,此时速度方向向下,故D项错误。答案C6.(多选)图甲为一列横波在t=0时的波动图象,图乙为该波中x=2m处质点P的振动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3高考复习顶层设计物理A.若此波遇到另一列简谐横波并发生稳定干涉现象,则所遇到的波的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