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中台只是一个概念,具体落地完全可以产品化商业竞争越来越激烈的今天,为了不让公司处于竞争的劣势,企业就必须快速迭代、低成本试错。在数字化领域,解决方案就是“中台”。在全世界最成功的手游公司Supercell,失败从来不是可耻的记录,而反倒是一种进步的动力。一款游戏推出遭到失败后。其管理者的反应是“太好了,这款游戏失败了,证明了我们剔除一条错误的道路”。独特的“庆祝失败”根植于其企业文化之中,潘纳宁认为:“我们是在从失败中吸取教训的基础上建立了这家公司。失败得越快,我们学习得越快,也会变得越好”。他们用不到200名员工每年创造15亿美元利润。他们取得惊人成功的秘密就在于其强大的中台能力。这个中台提供了许多个共通的资源,响应不超过7名员工组的小前台团队,快速构建看上去风格迥异游戏。这个高产的游戏孵化器依赖中台提供的强大试错能力,迅速适应市场,让很多跟随者都无法复制或超越。身处数字化时代洪流中的企业也必须与时俱进,与时代同频共振才能免于成为时代的弃儿,而我们可以看到中台确实是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利器。中台的价值毋庸置疑,那什么是中台呢?现在很多人都在说中台,有些人说中台的时候,是指一种组织架构。也就是通过优化组织结构,形成前台、中台、后台的协作关系,这样前台调用后台的资源和机制,中台“赋能”和“激励”前台灵活作战。另外一些人说中台,指的是一种技术架构。今天笔者要谈中台,主要是指中台产品。有人说中台是不能产品化的,因为中台是一个系统工程。不过,试问企业上哪一款数字化管理系统不是一个系统工程呢?2/8围绕中台产品这个概念,笔者打算回答以下两个问题:1、中台的概念到底能不能落地为中台产品呢?假如存在中台产品,它究竟是什么样的。2、中台产品有没有落地的现实性?特别是对于普通企业而言有没有可实现性?是不是只有阿里那样的擎天巨鳄才玩得起、才能玩?一、中台到底能不能产品化?我们先假设中台产品存在:假如世界上存在一款中台产品,我们设它为X,那么他应该具备哪些特性呢?他又能够为企业解决哪些问题呢?第一个,他需要能够扮演好“变速齿轮的角色”,既解决快速满足前台用户需求的同时,又保持后台稳定的问题。现代商业竞争面临着场景多、业务变化快的情况。前台和后台就像是两个不同转速的齿轮,前台要快速响应用户的需求,讲究的是快速创新迭代,所以往往转速越快越好;而后台由于□对的是相对稳定的后端资源,而且常常是系统陈旧复杂,甚至还受到法律法规审计等相关合规约束,所以往往是稳定至上,越稳定越好。随着企业的不断发展,前台和后台的速率匹配失衡的问题逐步显现,后台很难及时响应前台进行创新。那么这款的中台产品X,自然要能解决这一问题。首先,它应该能够快速响应用户的需求变化,无需多言。其次呢,他应该功能强大,企业的需求基本都能满足;最后,他的底层应该十分稳固。我们中台产品X,需要满足所有这些要求。什么样的平台,才能快速响应用户的需求变化呢?它应该可以快速开发,最好能实现无代码化。要知道,不是每个厨子都是好歌手,自然不是每个业务人员都会写代码。只有无代码化,才能把只能面向技术开发人员的技术中台,变革为一个面向业务专家和运营管理人员的应用中台。这是一个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因为哪怕只有一行代码也会难倒业务专家。所以真正实现无代码开发这是一个质变。假如存在一款中台产品,他显然应该实现了无代码化。3/8其次呢,这款中台应该可以持续改进。直接购买的现成套装软件或定制开发方式开发的软件,存在复杂和不可控的二次开发问题,显然不是中台的好选择。一款好的中台产品可不能有这样的问题。他应该通过变更或增加字段、业务逻辑等方式,可以轻松实现新的需求,无需什么复杂的二次开发过程。这样的中台产品,应该让管理系统的设计权掌握在企业自己手里,它应该的灵活、自由、方便,具备持续改善等特性,这样才能极大的降低信息化失败的风险,才是一款好中台。总之,一个中台产品除了要无代码化,还要能持续改进。什么样的平台,功能足够强大,企业常见的数字化需求都要能够满足?要回答这个问题,还是要回到企业都有哪些常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