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高中地理总复习1-3-1巩固落实新人教版一、选择题下图为某河流局部水系及甲地月平均径流量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完成下题。1.(2011年安徽文综)甲地径流峰值显著滞后于降水峰值的主要原因是()A.蒸发旺盛B.河道弯曲C.地势起伏D.湿地调蓄解析:由水系图可看出甲地附近有众多湖泊湿地,湖泊对河流径流有一定调节作用,可削峰补枯,故D项正确。答案:D(2010年北京文综)下图是非洲乍得湖流域图。读图,回答2~3题。2.乍得湖流域()A.河流径流量的季节变化小B.河水主要来源于冰雪融水C.地表径流参与海陆间水循环D.水面蒸发参与陆地内水循环解析:从乍得湖流域的经纬度位置可判断该区域为热带草原气候,河流径流季节变化大,河水主要为降水补给,湖泊为内流湖,流域水主要参与陆地内循环。故正确选项为D。答案:D3.根据图中信息可以判断()A.流域面积缩小1B.湖泊水位总体下降C.流域主体位于热带荒漠D.1963年时湖底东南高,西北低解析:从图中信息可判断出流域面积无变化。对比1963~2001年不同时期湖岸线的变化可得出,湖泊总体水位下降。该流域主体位于热带草原,湖底东南低,西北高。故正确选项为B。答案:B(2012年天津六校联考)下图为我国南方某平直河段的剖面示意图,读图回答4~5题。4.滩田M处可种植的农作物最有可能是()①油菜②棉花③水稻④甜菜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解析:南方地区的农作物,油菜为冬季越冬作物,水稻需高温多雨的气候,故最有可能。答案:C5.该河的水文特征最不可能的是()A.含沙量小B.无结冰期C.水位变化大D.流量大解析:该河由于人类生产活动的影响,水土流失严重,含沙量较大,因此水文特征最不可能的是含沙量小;南方地区气温在0℃以上,无结冰期,季风气候水位变化大,降水量大,流量大。答案:A读下图,回答6~8题。6.若①、②两条曲线分别为A、B两水文站在同一年内所测到的流量变化曲线,则该河流的大致流向是()A.由东向西流B.由西向东流C.由东北向西南流D.由东南向西北流解析:河流经湖泊调节后,其流量较经湖泊调节前稳定。①曲线较②曲线稳定,故A水文站应在湖泊的下游方向,河流由东向西流。答案:A7.若该湖泊为洞庭湖,且①、②曲线分别为B水文站在1958年和2008年观测到的河流流量变化曲线,则据此判定该湖泊面积的变化趋势为()A.增大B.减小C.基本不变D.先减小后增大2解析:湖泊面积越大、越深,对河流流量的调节作用越大。据题意可知,该湖泊的调节作用越来越小,说明湖泊面积可能越来越小。答案:B8.(2012年广东卷)下图为某次长江洪水过程洞庭湖入、出湖径流量的变化。这段时间洞庭湖对长江洪水产生蓄积作用的时段是()A.①②B.②③C.①③D.②④解析:洞庭湖对长江洪水产生蓄积作用的时段应该是入湖径流较多的时段,则图示①③符合。答案:C读“我国四个地区的简图”,回答9~11题。9.图中甲、乙、丙、丁四条河流纬度由高到低的顺序是()A.甲乙丙丁B.甲丙乙丁C.丙甲乙丁D.丁乙丙甲解析:甲、乙、丙、丁分别为黑龙江、黄河、钱塘江和珠江。答案:A10.有关图中四条河流特征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甲河含沙量较小B.乙河含沙量最大C.丙河7月下旬进入汛期D.四条河流中丁河水量最丰富解析:丙河为钱塘江,5、6月份进入汛期。答案:C11.下列有关图中四条河流流经地区农业发展着眼点的叙述,正确的是()A.甲地改良沼泽地,扩大农耕用地B.乙地宜开发宜农荒地,提高粮食产量C.丙地发展立体农业利于改善环境D.丁地可利用水源优势,大力发展灌溉农业解析:黑龙江流经沼泽地区,而沼泽是湿地,要采取保护措施;乙河流经地区多盐碱地;丙河流经丘陵地区,应发展立体农业,还可以起到保护水土的作用;丁地区处于珠江三角洲,是我国商品粮基地。3答案:C(2012年陕西模拟)淡水资源日益紧张,如果考虑现有的经济、技术能力,扣除无法取用的冰川和高山顶上的冰雪储量,理论上可以开发利用的淡水不到地球总水量的1%,由此可见,尽管地球上的水是取之不尽的,但适合饮用的淡水资源却是十分有限的。据此回答12~13题。12.“母亲水窖”是重点帮助西部地区老百姓摆脱严重缺水带来的贫困和落后的工程,人们在地下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