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化学模拟试题(四)本卷共有两大题,13小题,全卷满分50分,考试时间50分钟。2015.5本卷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C-12N-14O-16Na-23Fe-56Cu-64Zn-65Ag-108第Ⅰ卷(选择题共24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8小题,每小题只有1个正确选项。每小题3分,共24分)1.我们每天生活在不断变化的物质世界里,下列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冰雪融化B.蜡烛燃烧C.菠萝榨汁D.干冰升华2.下列关于分子、原子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分子由原子构成B.分子能保持物质的性质C.原子由原子核和电子构成D.原子得失电子可以转化为离子3.中央电视台播出的《舌尖上的中国》很受观众欢迎,“吃得营养,吃出健康”是人们普遍的饮食追求。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维生素是人体能量的重要来源B.常吃油炸烧烤类食品对身体有害C.发霉的食品不能食用D.过多摄入微量元素不利于健康4.科学家发明了一种在厌氧微生物作用下处理水中有机物(以C6H10O5为例)的新技术,其原理可表示为:2C6H10O5+2O2=7CO2+5X,关于物质X,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物质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B.该物质的化学式为CH4OC.该物质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1︰4D.该物质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是25%5.请结合图示实验装置,有下列几种说法:a.利用装置①④制氧气,水槽中出现气泡时收集O2b.利用双氧水和MnO2制取O2,选用装置③可以控制反应的速率c.利用装置②④组合可制取并收集CO2d.利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制取CO2时,选用③⑤,收集时气体由d端进入上述四种说法中,正确的个数有A.1个B.2个C.3个D.4个6.甲、乙、丙是初中化学常见的三种物质,其相互转化关系如图所示,甲为固态单质,乙、丙为元素组成相同的两种气体,乙极易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转化①②③可通过化合反应实现B.转化②还可以通过置换反应实现C.实现转化④时一定会放出热量D.丙能产生温室效应7.在实验探究中进行对比实验是一种重要方法,图甲为燃烧条件的实验探究,图乙为铁钉锈蚀条件的实验探究,利用如图所示实验不能实现探究目的是A.甲可探究可燃物的燃烧是否需要达到一定温度B.甲可探究可燃物的燃烧是否需要与氧气接触C.乙中①②对比可探究铁的锈蚀与植物油是否有关D.乙中①③对比可探究铁的锈蚀与水是否有关8.现有一包由6.4g铜粉和6.5g的锌粉混合而成的粉末,将它加入到一定量的AgNO3溶液中,完全反应后得到的金属为a种,溶液中的溶质为b种。关于该实验,有下列几种说法:①若a=1,则b=2;②反应后金属的质量不可能超过21.6g;③a+b不可能大于4;④当得到的金属质量为20g时,a一定等于3。以上说法正确的是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第Ⅱ卷(非选择题共26分)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5小题,共26分)28.(4分)在宏观、微观和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学习化学的基本方法。2(1)下列为A、B、C、D的原子或离子的结构示意图。①B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中X为;②若D的元素符号为S,则D表示的微粒符号是;③分析A、C的原子结构,你认为A与C具有相似化学性质的原因是。(2)下图为处理汽车尾气化学反应微观示意图,其中A、B、C、D表示4种物质,A和B在一定条件下反应可生成C和D。反应前反应后ABCD④根据上述微观示意图,处理汽车尾气后生成的C和D的质量比为。29.(4分)下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请回答:(1)t1℃时,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2)当A中混有少量B时,可用方法提纯A;(3)t2℃时,将一定质量的A物质溶于50g水中恰好形成饱和溶液,此时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4)用上述饱和溶液配制t2℃时10g10%的A溶液,需要用到的仪器是。30.(6分)有A~E五种稀溶液,分别是稀盐酸、氢氧化钠溶液、氢氧化钙溶液、酚酞溶液、碳酸钠溶液、氯化钠溶液中的一种,请根据以下实验现象回答问题。(1)将适量A分别滴入盛有少量B、C、D、E的试管中,实验记录如下:BCDE3A无明显变化液体变红色无明显变化白色沉淀C中溶液是,E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再将适量B分别滴加到上述实验后盛有C、D、E的试管中,C中液体由红色变为无色,D中无明显变化,E中沉淀消失。①B中溶液是;②盛有E的试管中最终所得溶液中一定含有的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