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名称夏天的雷雨班级中三班领域歌曲主备人陆景秀二次备课杨好活动设计修改内容一、活动目标:1.理解歌曲内容,学会演唱歌曲。2.能用一问一答的形式两两结伴演唱。3.了解一些常见的雷雨前兆及下雷雨时的注意事项。二、活动准备:1.录有闪电、雷、雨声的磁带、歌曲《夏天的雷雨》录音磁带、幼儿用书《夏天的雷雨》。2.在活动前引导幼儿观察过雷雨前后的自然现象。三、活动的重难点重点:理解歌曲内容,学会演唱歌曲。难点:学会自己创编歌曲。四、活动过程:(一)导入活动1.播放雷、闪电、雨声,引起幼儿对夏天雷雨的回忆。师:这是什么声音?发生了什么事?(雷声、闪电、雨声)师:天空中,一闪闪,什么发亮光?天空中,轰隆隆,什么声音响?天空中,哗啦啦,什么落下来?2.请幼儿根据自己的经验说一说看到过的雷雨现象。教师小结:天空中,一闪一闪,闪电光发亮,天空中,轰隆隆,打雷声音响。天空中,哗啦啦,一、活动目标1.体会雷雨声在音乐中的表现方法。二、活动准备还可以准备一些与雷雨有关的图片。大雨落下来,告诉你这是夏天的雷雨。(帮助幼儿回忆再现夏天雷雨的现象,为下面学习歌词做好铺垫。)(二)欣赏、熟悉歌曲1.播放歌曲《夏天的雷雨》录音磁带,幼儿欣赏歌曲。2.再次播放音乐录音后,用“教师问一问,幼儿答一答”的句式,帮助幼儿熟悉歌词。如:教师问:天空中一闪闪,什么光发亮?幼儿答:一闪闪,一闪闪,闪电光发亮。3.幼儿以问答方式朗诵歌词。(三)演唱歌曲1.教师跟随音乐朗诵歌词,并示范演唱。2.播放歌曲《夏天的雷雨》录音磁带,幼儿跟唱,进一步感受歌曲的旋律和歌词。注意:(1)唱“一闪闪”“哗啦啦”时,用响亮的跳音。(2)唱“轰隆隆”时,声音要大而有力。(3)幼儿演唱歌曲2——3遍。(四)表演歌曲1.请幼儿尝试在演唱的过程中根据歌词内容创编简单的“闪电、打雷、下雨”的动作。2.幼儿尝试两两结伴,用一问一答的形式演唱。3.引导幼儿有表情地演唱。(两两结伴演唱,有表情地演唱,用自己的身体动作创造性地根据歌词内容表现夏天的雷雨,使每个孩子有了表现表达的机会,让他们充分感受到成功的喜悦,以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反思:在幼儿园的音乐歌曲选择上我们应该依据着:符合幼儿年龄特点、节奏节拍适合的的歌曲。当然有着丰富的故事情节的,有规律性的歌词的歌曲。具有一定教育价值的,孩子们兴趣性高的歌曲等等。我们的在进行音乐活动中更多的会关注。幼儿的兴趣、乐曲的音域以及歌词要更加贴近幼儿生活。《夏天的雷雨》是一首问答歌,它以设问作答形式表达内容,可以一问一答,也可以多问多答。形式活泼、问者自由,答者也无拘无束,句式简单,对于开发孩子的智力,提高辨别、联想能力大有裨益。在音乐活动中我总是以自己的积极情感感染幼儿,和幼儿一同活动,和幼儿一起念、唱、奏、跳,以感性来带动幼儿,避免了纯理性的传授,使幼儿能主动地参与学习,而不是枯燥、机械地模仿。幼儿在25分钟欢快的音乐活动中用唱、跳、奏等不同形式多次地感受音乐,他们情不自禁地跟着唱,自觉地投入到活动中去,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得到了充分的发挥。我和幼儿的互动有所加强,更加注重幼儿的学习效果,而不是以自我为中心。我把舞台让给了幼儿,幼儿是活动的主体。建议:活动尽量安排在下过雷雨之后,效果会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