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务驱动型作文写作案例案例一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某著名大学硕士新生郝同学,在微信朋友圈中对几位国内知名的史学教授出言不逊,用“垃圾”等词形容这些学者的学识和人品。他的导师孙教授看到之后,提醒郝同学为人治学要谦虚,谈人论事切忌污言秽语。但不久后郝同学又发布了类似言论,孙教授极度震怒,立即发表公开信宣布与之断绝师生关系。近日,学校正从校规和育人等层面评估孙教授的“断绝”是否合理。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第一部分:审题立意确定好想要写作的角度,进行深入分析。第二部分:文章写作任务驱动型作文写作常用结构模式:•引用简洁(简引材料、提出观点、褒贬分明)•议论充分(明析原因、直指危害、阐明意义)•联系紧扣(正反对比、假设因果、点面层进)•总结点题(寻找对策、倡议劝勉、呼吁号召)范文示例:郝同学:你好!近日于网上见你番言论,看到你用“垃圾”等词形容他人的学识和人品,我觉得此种做法不妥,甚至可以说是无礼、粗俗的。(引用简洁:分析材料,简单引用)亚里士多德曾说:“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此话不假,你也很好地践行了这一说法。但爱真理,并不代表可以不爱吾师,更不可以借助网络暴力侮辱别人。因此,吾爱真理亦爱吾师。(引用简洁:提出观点、褒贬分明)你敢于质疑,敢于挑战权威,这是好的。是你优秀的一面,是很多人所欠缺的一面。但是你目无尊长,无礼粗俗的言论却将其挤得荡然无存。故而我想劝你一句:“吾爱真理亦爱吾师”。(议论充分:明析原因、直指危害)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所以都需要别人的指导和帮助。而这便是老师。而尊师历来是中国教育的传统。懂尊师的人,才能在其所在的领域愈行愈远,才能为人所称道。(议论充分:阐明意义)君不见,毛泽东不因早年张干的独断专行,不计前嫌地接他到北京,不仅给张干分配房子,还为自己当年不尊他,而搞的“驱张运动”而后悔,终成后世佳话。(联系紧扣:正反对比、假设因果、点面层进)常言道:“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君不见,宋濂为求学,而从乡达执经叩问,微言慎行,色愈恭,礼愈至。尊师之行可见一斑。看着从古至今的文人学士,但凡有所成就,品行尤甚的,没有几个不尊师。你看孔子师郯子老聃。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而孔子仍能不耻下问。孔子就因尊师而成一圣人。(联系紧扣:正反对比、假设因果、点面层进)。而那些目无师长,妄自称大的人,都不会有太大的成就。袁世凯出于翁叔同门下,他当初仕时,拜叔翁同为师,而他官升一级时,却称其为翁老;最后他做了大总统时,竟和翁叔称兄道弟,称为翁兄。其目无尊长,妄自尊大的嘴面展露无遗,正是他的目中无人,使他走上歪门邪道,百日后便一命呜呼。最后落得千古骂名,世人皆唾弃(联系紧扣:正反对比、假设因果、点面层进)。所以说郝同学,你可以挑战权威,但不能目中无人,口无遮拦,骂人,以更委婉的方式更好。这样既有了“爱真理”,亦有了“爱吾师”。何乐而不为呢?(总结点题:寻找对策、倡议劝勉、呼吁号召)。明华2015年10月28日案例二2016届高三作文(五)学生范文根据以下材料,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题目自拟;除诗歌外,文体自选。一场百年不遇的洪水袭击了南方偏远的江口瑶村,村民的房屋在洪水中全部倒塌。当地政府迅速把无家可归的村民安置在集中点。一个月后,当地政府研究决定:政府资助每家每户四万元,统一规划,建两层半的瑶族风情新村。然而,江口村民们却愁眉不展:洪水已让村民损失巨大,除去政府的资助外,村民至少还要背负15万元的债务,而且必须按政府统一要求,才能建新房。村民不解的是:为何不根据村民的实际能力和需求建房?为何政府只考虑政绩和面子工程?为何政府的资助力度就不能再大一点,这么多的救灾款都哪去了?当地政府也埋怨:政府花这么大的力气建新村,村民却还说三道四,不积极配合。再说,还有其他受灾地方需要救助。三个月过去了,新村依然没有破土动工。对于以上事情,你怎么看?请给村民、当地政府或媒体及其他相关方写一封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