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剃头匠》课前预习:1.识记并理解文中生字生词。2.并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相关课程标准: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学目标:1.识记并理解文中的生字新词;能说出什么是“文眼。2.读课文,体会作者对以前剃头匠浓浓人情味的怀念,对商品社会人情味丧失的一种惆怅之情。3.学习运用对比手法突出主题的写法。评价任务:1、识记并理解文中生字生词,并有感情的朗读课文。2、理解对比手法突出主题的写法。3、理解作者在文中表达的强烈的思想感情教学过程互动学习:读课文抓文眼悟主旨。1、讲解:什么是文眼?“文眼”是窥看主题思想的窗口,理清全文脉络的筋节,掌握文章各部分相互联系的关键清代学者刘熙载说:“揭全文之旨,或在篇首,或在篇中,或在篇末。在篇首则后者必顾之,在篇末则前者必注之,在篇中则前注之,后顾之。顾注,抑所谓文眼者也。”也就是说,文眼是文章的精神凝聚点,能点出文眼,就是读懂文章的一个标志。2、请同学们默读课文并引导他们找出本文的文眼.3、文章开头一段话在文中有什么作用?4、作者一开始不喜欢剃头,但为何后来又喜欢上了?5、文章为什么要多处提到梁实秋先生以及他的关于理发的文章?6、本文中的“我”,为什么“心底怅然,不由追怀起当年的剃头匠”?7、当年的剃头匠有着怎样的形象?现在的理发师呢?8、本文词语运用的特色。二、请学生谈谈本节课的收获。三、分层作业.1、必选作业:选写本课的生字词。2、小组作业①读课文第一自然段,再写几个新文化浸润的词语.②查阅有关理发的民俗文化。③说一说本文的语言有什么特点。四、课课练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装潢()怅然()高跷()脚臁()谦卑()疮疖()揩净()殷勤()2.根据拼音写汉字。并无二zhì___小心yìyì______花团jǐn___簇不yàn___其烦词不dá___意如shì____重负yōu____默有趣百治不yù___3.解释句中加点的词语。①好像你来自钟鸣鼎食之家。钟鸣鼎食:②他并不似梁实秋先生描写的那么鲁莽,那么轻率。鲁莽:③我喜欢像摘帽子一样便当。便当:4.文学常识填空。《剃头匠》选自_______,作者_____,当代作家。5.读完全文,作者笔下过去的剃头匠和今天的理发师有什么不同?板书设计:小时候:不喜欢剃头最堪信赖过去的剃头匠:热情周到工作认真富有爱心如今的理发师:冷漠无情工作敷衍唯钱是尊课后反思:学完这一课,你一定有很多感想,或者有许多收获,也许还有疑问。请你随时记下你的心得体会。认真做好每件事,每天进步一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