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我国的宗教政策1、我国宗教具有爱国主义传统(1)我国宗教主要有佛教、道教、基督教、天主教、伊斯兰教等五大宗教。佛教:传入2000多年前由尼泊尔、印度传入,在东汉以前,佛教作为方术,就在皇室中传播。道教也在此时形成,中国人宗教信仰结构发生了改变。开始了多种宗教信仰并存。道教:原始道教起于后汉顺帝时期,由张陵创造了五斗米教,宣传原始平等。张角创造了太平教,宣传“苍天已死,黄天当立”思想。晋以后,由葛洪将道教改造为为地主阶级服务的宗教。伊斯兰教是1300多年前,唐朝时期大规模的传入我国。天主教和基督教是鸦片战争后传入我国。(2)我国各宗教都有爱国主义传统。佛教提出:“庄严国土,利乐有情”,道教提出“慈爱和同,济世度人”,伊斯兰教提出:“爱国是伊玛尼的一部分”,天主教提出“爱国是天主的诫命”基督教提出“荣神益人”。(3)我国宗教界积极参与国际宗教的交往与合作。2、全面正确理解我国的宗教政策(1)宗教信仰自由政策A、允许宗教信仰自由的理论根据:宗教是社会发展一定阶段的产物,有它的产生、发展和消亡的过程。它的存在有自然根源,社会根源和认识根源。在社会主义社会还将长期存在。我国信仰宗教的人,虽然占人口比例不大,但绝对数不小。团结和调动这部分公民积极性,是建设现代化的重要力量。B、宗教信仰自由是我国长期的基本政策。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宗教信仰的自由”。内涵是:有信仰,也有不信仰的自由,有信仰这种,也有信仰另一种宗教的自由,有信仰同一宗教内不同教派的自由。有过去不信仰,现在信仰的自由,有过去信仰,现在不信仰的自由。政府保护正常的宗教活动。保护宗教信仰的自由。这有两个内涵:一是保护信仰宗教的自由,二是保护不信仰宗教的自由。宗教信仰自由是公民的权利,是政府尊重人权的体现,侵犯这一权利,要承担法律责任(2)政府依法管理宗教事务政府对涉及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的宗教事务进行管理,是为了保护宗教界的合法权益和正常的宗教活动。制止和打击利用宗教进行违法犯罪的活动,抵御境外势力利用宗教进行渗透。邪教是指冒用宗教旗号,神化首要分子,宣传迷信邪说,蒙骗群众,非法聚敛财物,制造事端进行违法犯罪活动的邪恶势力。本质是反人类、反社会、反科学的。如:法轮功。(2)宗教坚持独立自主自办的原则宪法规定:宗教团体和宗教事务不受外国势力的支配“。任何境外组织和个人不得干预我国的宗教事务。用心爱心专心案例:梵蒂冈一直想派人来担任中国天主教的大主教,我们坚决抵制。(3)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A、要求宗教界人士热爱祖国、拥护社会主义制度、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遵守国家法律、法令。B、要求宗教界人士从事宗教活动要服从和服务于国家的最高利益与民族的整体利益。支持对教义做出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解释。支持他们为民族团结,社会发展和祖国统一做住贡献。3、弘扬科学精神贯彻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不是鼓励人们信仰宗教。而是要人民科学地对待宗教。(1)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形成崇尚科学的社会风尚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就是要对人民进行科学世界观和无神论教育,形成文明、健康、崇尚科学的社会风尚,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重要任务。(2)中学生要接受无神论宣传教育,树立科学世界观中学生是国家和民族的希望,是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肩负着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和振兴中华的历史使命,我们要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现代科学文化知识武装自己,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用心爱心专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