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目标和宗旨课程名称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目标和宗旨科目政治教学对象提供者课时一课时课型新授课教具多媒体、黑板一、教材内容分析《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目标和宗旨》是人教版教材高一政治必修2第四单最后一个框题。作为政治常识最后一个框题,它在本教材中的地位是不言而喻的了,可以说,它既是对本单元的一个总结归纳,承接前面内容,同时本框题也是对本教材的归纳,作为一个主权国家,中国的政治问题不仅仅是国内问题,更要面对的是错综复杂的国际问题,尤其现在的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大国,在这样纷繁复杂的国际关系中,要发展国内政治体制就离不开国际关系。而如何发展,首先就必须明确自己的外交政策和目标和宗旨。二、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知识与技能目标:1、通过学习,学生理解我国外交政策的原因及基本内容;2、理解我国在国际社会中的作用即为世界和平做出的贡献。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对本课的学习,学生能够运用我国外交政策的知识分析我国在国际交往中积极参与合作和竞争的原因;能够运用我国外交政策的只是评析国际事件和世界热点。情感、态度、价值观:1、通过学习,感悟我国外交政策取得的的成就,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2、通过视频、图片等,激发出内心关心祖国在国际社会中的地位、命运的责任感,以及热爱和平,维护国家利益的理念。三、学习者特征分析通过历史知识的学习,学生对新中国的外交历程有一定的了解;同时高一学生思维活跃,有一定的问题分析能力,开始将目光投向周围的社会生活,对国际政治有着比较浓厚的兴趣,关注中国在国际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但缺乏对中国对外关系的全面了解,也缺乏明确而清晰的理论观点,需要进一步了解并提升国际责任感。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1、热点资料情景导入法2、启发式讲授法。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精心通过口头语言系统向学生传授知识,并注意启发,在讲授中善于诘问并引导学生分析和思考问题。3、提问法。通过问答的形式来引导学生获取和巩固知识,这种方法有助于激发学生的思维,调动学习的积极性,培养他们独立思考和语言表述的能力。4、问题讨论法。在课堂讨论中,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维能力,口头表达能力,促进学生灵活地利用知识。五、教学环境及资源准备调试多媒体,准备多媒体课件、所需要的视频、图片六、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及资源准备导入新课(3分钟)设置情景与学生一起回顾我国历史上的外交事件,并联系到当前热点话题:一带一路,引导学生思考外交活动与外交政策的关系以导入课题。积极配合,思考问题。通过情景设置活跃课堂气氛。关注热点问题,使学生在课堂中也能了解时政消息。讲授新课(25分钟)(一)外交政策的含义【自主学习探新知】让学生自己阅读书本,找出一下问题。1、什么是外交政策?2、我国实行的是什么样的外交政策?(二)我国外交政策的依据【回顾“丝绸之路”】多媒体展示鸦片战争时期“丝绸之路”遭受破坏的图片、新中国成立后“丝绸之路”再次开放的图片以及“一带一路”成果图。通过回顾“丝绸之路”的兴衰,帮助学生理解国家性质和国家利益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决定因素。(三)我国外交政策的内容1、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立场学生浏览书本,回答问题。观看图片,了解“丝绸之路”历史,理解我国外交政策的依据。通过这个环节,主要是为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并且通过学生的回答可以为下一个知识点的讲解做铺垫。通过“丝绸之路”历史发展过程讲述我国外交政策的依据,一方面可以让学生联系到历史知识,构建学科与学科间的【“一带一路”之西亚】多媒体播放中国在叙利亚化武问题决议草案中投出反对票的视频。联系,另一方面,为导入“一带一路”做铺垫。以“一带一路”所经过的地区为线索,讲解我国外交政策的内容,可以让学生在了解“一带一路”的过程中,理解我国外交政策内容小组讨论:①为什么我国有权投出反对票②如果遭受袭击的是中国,我们中国会怎么处理?结论:独立自主是我国外交的基本立场2、我国外交的基本目标【“一带一路”之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