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八句式的选用、仿用和变换(第五课时)教材分析:本考点肯有很强的综合性,常常和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或其他考点联合考查,涉及语法、修辞、逻辑等诸多方面。从近几年的高考命题来看,仿用句式是考查重点,其次是变换句式,先用句式很少单独命题。运用规定的修辞手法进行仿写是近年在高考中出现得比较多的一种仿用题型。一般涉及比喻、对偶、排比、设问、反问等修辞格,其中涉及较多的是比喻、排比、比拟等。学情分析:语言表达一直是学生的弱项,根据语意需要、情感表达需要、语气连贯的需要来选用句式是平时课堂教学的要点。愿动笔的现象,好好斟酌课堂上课模式,尽量让大部分学生能参与到此次专题训练中。教学目标:1.审清题目,揣摩题意2.了解题型和考点3.了解句子主干,并能正确使用修辞4.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想象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教学重点:1.掌握选用句式的技巧2.正确使用修辞,3.把散句变整句4.语气变换句式教学难点:1.掌握使用不同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2.掌握仿用句式的技巧教学课时:5课时教学过程:一、课堂导语:在前几节的课堂上,我们已经了解了语段压缩的三个考点,今天我们要针对这三个考点,做一些相关的练习。二、针对考点做题考点一:选用句式习题:请将下面的一句话改写成一个陈述语气的单句。这柳,这陕北的柳,这迎着漠风的柳,这晕染出一片苍凉的柳,千百年来,是在等谁呢?【解析】本题考查考生选用句式的能力。原句有两个特点:一是用了疑问语气,二是用了排比句式。明确了这两点后,考生在答题时应合并原句中的修饰成分,消除疑问语气。【参考答案】这千百年来迎着漠风晕染出一片苍凉的陕北的柳,不知在等谁。考点二:仿用句式(一)嵌入式习题:根据上下文,将下面一段文字补充完整。从古至今,动物在中国人的生活观念中有着很重要的地位,不少动物都具有丰富的象征意义。在含有动物的成语乃至熟语中,有蕴含褒扬或鼓励意的,如“马到成功”,表达了对创业者的良好祝愿;又如“”,表达了。也有蕴含贬斥或讽刺意味的,如“鼠目寸光”,表达了对见识浅陋者的嘲讽;又如“”,表达了。【解析】本题属于嵌入式仿写。解答时,先要分别举出例词,然后阐释其象征意义。需要注意的是,例词要合乎“蕴含褒扬或鼓励意的”“蕴含贬斥或讽刺意味的”的要求;阐释要侧重提示其象征意义,而非简单地解释其字典意义。【参考答案】示例一:鹏程万里(表达了)对前途远大者的祝福丧家之犬(表达了)对失魂落魄者的鄙夷示例二:闻鸡起舞(表达了)对勤奋求学者的赞赏惊弓之鸟(表达了)对惊恐万分者的嘲笑(二)续写式习题:仿照下面的句子,续写两个句子。要求:句式相同,结构一致。生活是一首诗,朦胧、绚丽而又多彩。生活是一支歌,清脆、委婉而又动听。【解析】本题考查仿写的能力,属于续写式仿写。首先抓住话题“生活”,然后选择恰当的喻体,保持与例句相同的结构,即“……是……,……而又……”,并且注意前后搭配,另外造句力求与例句格调一致。【参考答案】生活是一杯酒,辛辣、芳香而又有浓度。生活是一场戏,曲折、生动而又有内涵。(三)命题式习题:仿照《蕾》的构思及句式,以“芽”为对象仿写四句诗。原作:蕾一个年轻的笑,一股蕴藏的爱,一坛原封的酒,一颗正待燃烧的心。仿作:芽【解析】本题属于命题式仿写。解答此题,首先分析例句的构思与句式,例句抓住了“蕾”含苞欲放的特点,特点运用博喻来表现,依据例句,抓住了“芽”的特点,同样运用博喻修辞来表现,仿写时须注意要与例句的意境一致,以及本体与喻体的相似性。【答案】一滴摔成两半的春雨,一个托起生命的摇篮,一双拥抱春天的小手,一对飞向明天的翅膀。(四)开放式习题:仿照下面的示例,自选话题,另写三个句子,要求所写句子形成排比,句式与示例相同。工作是等不来的,有无机会,看你怎么争取;业绩是要不来的,有无成交,看你怎么努力;前途是盼不来的,有无出路,看你怎么奋斗。【解析】本题是开放式仿写题,综合考查了考生仿用句式的能力和对常见修辞方法排比的运用能力。解题时,首先分析例句的特点:从结构看,该句是“……是……的,有无……,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