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2013届高考语文一轮精品教案 2.2.2 鉴赏诗歌的语言VIP免费

2013届高考语文一轮精品教案 2.2.2 鉴赏诗歌的语言_第1页
1/54
2013届高考语文一轮精品教案 2.2.2 鉴赏诗歌的语言_第2页
2/54
2013届高考语文一轮精品教案 2.2.2 鉴赏诗歌的语言_第3页
3/54
2013届高考语文一轮精品教案2.2.2鉴赏诗歌的语言1.动词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移家别湖上亭戎昱好是春风湖上亭,柳条藤蔓系离情。黄莺久住浑相识,欲别频啼四五声。古人写诗很讲究炼字,诗中的“系”和“啼”两个动词就用得准确传神,请分别予以简要分析。2.形容词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新晴野望王维新晴原野旷,极目无氛垢①。郭门临渡头,村树连溪口。白水明田外,碧峰出山后。农月无闲人,倾家事南亩。【注】①氛垢:尘埃。颈联“白水明田外”中“明”字最精练传神,请简要分析。3.副词阅读下面两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江宁夹口王安石落帆江口月黄昏,小店无灯欲闭门。侧出岸沙枫半死,系船应有去年痕。舟下建溪方惟深客航收浦月黄昏,野店无灯欲闭门。倒出岸沙枫半死,系舟犹有去年痕。两首诗的末句,一用“应”字,一用“犹”字,哪个更好?为什么?请简要赏析。解析本题要求比较两个副词运用的巧妙程度。考生要联系诗歌的景物描写和诗人的思想感情,立足于炼字的修辞效果。答案不止一种,见仁见智,贵在言之成4.数量词阅读下面的唐诗,然后回答问题。江南春杜牧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前人在评论这首诗时有两种看法:一种认为此诗好在“千里”,另一种认为“千里”改作“十里”更切实际。你赞成哪一说?为什么?请结合诗的主旨作简要分析。解析这首《江南春》,千百年来素享盛誉。四句诗,既写出了江南春景的丰富多彩,也写出了它的广阔、深邃和迷离。明代杨慎在《升庵诗话》中说:“千里莺啼,谁人听得?千里绿映红,谁人见得?若作十里,则莺啼绿红之景,村郭、楼台、僧寺、酒旗,皆在其中矣。”对于这种意见,清代何文焕在《历代诗话考索》中曾驳斥道:“即作十里,亦未必尽听得着,看得见。题云《江南春》,江南方广千里,千里之中,莺啼而绿映焉,水村山郭无处无酒旗,四百八十寺楼台多在烟雨中也。此诗之意既广,不得专指一处,故总而命曰《江南春》……”本题是一道开放性的题目。“千里”“十里”都有道理,所以关键在于分析。答案赞成用“千里”。这首诗既写了江南春景的丰富多彩,也写了江南的广阔、深邃和迷离。诗题为《江南春》,不专指某一处,所以只有用“千里”才能写出江南之广阔、深邃,才能与“四百八十寺”和谐一致。赞成用“十里”。诗的一、二句都是写眼前的景,唯有十里才能听到莺啼,唯有十里才能看到绿树红花,唯有十里才能看到风中酒旗。总之,“十里”是言其近,更能体现对眼前景物的描写;同时,诗歌以小见大,给人无限想象的空间。5.叠词阅读下面的诗,回答问题。黄氏延绿轩[明]高启葱葱溪树暗,靡靡江芜①湿。雨过晓开帘,一时放春入。【注】①芜:丛生的草。“葱葱”“靡靡”两个叠音词有什么作用?解析叠音词对于考生来说并不陌生,它们大量出现在写景抒情的诗文中,其主要作用有三:一是能突出景物的特征,使景物的特征更加鲜明;二是具有抒情性;三是能唤起读者的情感和想象。在了解了叠音词的共同作用后,再结合诗歌本身来理解其具体的表达效果。这首五言绝句题为《黄氏延绿轩》,写的是春景。“葱葱”一词常用来形容草木苍翠茂盛的样子,亦用来形容气象旺盛、美好。“靡靡”常用以形容风吹草偃貌。两个叠音词的运用,可见作者写景之用心。答案写出春雨后水边草木之貌,富有韵律感,增强了表达效果。鉴赏诗歌的“诗眼”古人评诗时常用“诗眼”的说法。所谓“诗眼”,是指诗歌中最能开拓意旨和表现力最强的关键词句。它有两种表现形式:一种是诗词句中最精练传神的某个字,以一字为工,如“红杏枝头春意闹”的“闹”;一种是全篇最精彩和关键性的诗词句子,是一首诗词的主旨所在,如“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诗眼在句中的作用不一而足,主要有用以翻出新意,借以增添情趣,赖以增强形象性,宜于精确表达诗意等作用。抓“诗眼”是鉴赏诗歌的关键。鉴赏“诗眼”要注意与诗歌思想感情、表现手法相联系,要注意知人论世。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与浩初上人同看山寄京华亲故柳宗元海畔尖山似剑芒,秋来处处割愁肠。若为化作身千亿,散向峰头...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2013届高考语文一轮精品教案 2.2.2 鉴赏诗歌的语言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