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透镜及其应用(第一课时)【复习目标】1.知道什么是凸透镜和凹透镜.2.知道凸透镜和凹透镜对光的作用.3.知道生活中常见的透镜及其应用.4.知道显微镜和望远镜的原理.【知识梳理】1.中间厚、边缘薄的透镜是____透镜,中间薄、边缘厚的透镜是____透镜,近视眼镜片是_____透镜,远视眼(或老花眼)镜片是_____透镜.2.凸透镜能使平行于主光轴的光会聚在一点,这个点叫做_____,凸透镜和凹透镜各有____个焦点,焦点到透镜光心的距离叫_______,用字母____表示.3.凸透镜对光有______作用,凹透镜对光有_______作用.4.远处的物体通过照相机的镜头成______、______的____像;幻灯片通过投影仪的镜头成_______、_______的_____像;放大镜所成的像是_______、________的_____像.5.产生近视眼的原因是晶状体太___,折光能力太____,或者眼球在前后方向上太长,因此来自远处某点的光会聚在视网膜_____,到达视网膜时已经不是一个点而是一个模糊的光斑了,在眼前放一个____透镜,可以纠正近视眼.6.产生远视眼的原因是晶状体太____,折光能力太_____,或者眼球在前后方向上太短,因此来自近处一点的光还没有会聚一点就到达视网膜了,在视网膜上形成一个模糊的光斑,可以戴一个____透镜纠正.7.近视眼和远视眼在矫正前像离视网膜越远,所配眼镜的度数越_____.8.显微镜镜筒的两端各有一组透镜,每组透镜的作用都相当于一个______,靠近眼睛的凸透镜叫做______,靠近被观察物体的凸透镜叫做______.被观测物体的光经过显微镜的两次放大,成一个_________________的像.9.望远镜目镜的作用相当于一个________,用来把这个像放大.望远镜所成的像虽然比原来的物体小,但它离我们的眼睛很近,再加上目镜的放大作用,_______就可以变得很大,所以我们能很清楚的看到远处的物体.同一个物体离我们的眼睛越近,它对我们眼睛所成的______就越大,我们就会感到物体越大.【典型例题】题型一:透镜对光的作用.例1.如图所示,光路正确的是()例2.在下图的方框内填上适当的光学元件.题型二:生活中常见的透镜的成像.例3.测绘人员绘制地图,需要从空中的直升机上向地面照相,在航空摄影中照相机内的感光胶片上所成的像是()A正立、缩小的虚像B倒立、放大的实像C倒立、等大的实像D倒立、缩小的实像例4.把一滴水滴在玻璃板上,在玻璃板下面放置一张报纸,从水滴上面看上去,报纸上的字比实际的要_____(填“大”或“小”),此时这个水滴相当于一个_________.例5.从圆形鱼缸的侧面看去,会看到鱼缸中的“鱼”特别大,这是因为圆形鱼缸相当于一个________,我们看到的是鱼的________________的像,.题型三:眼睛和眼镜的考查.例6.下面关于近视眼的说法正确的是()A近视眼根本看不清物体B近视眼是晶状体太厚,折光能力太强,使物体射来的光会聚在视网膜后C近视眼应该戴凸透镜,使光的会聚点靠前,成像在视网膜上D近视眼应该戴凹透镜,使光的会聚点靠后,成像在视网膜上例7.+300度和-200度的眼镜片,哪个是远视镜片?它们的焦度是多少?焦距是多少?题型四:显微镜和望远镜的原理.例8.生物课上常用的显微镜能对微小的物体进行高倍放大,它们用两个焦距不同的凸透镜分别作为物镜和目镜,则物镜和目镜对被观察物体所成的像是()A物镜成倒立放大的实像B物镜和目镜都成实像C物镜和目镜都成虚像D目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例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显微镜、望远镜所成的像都是实像B显微镜、望远镜所成的像都是虚像C显微镜成实像,望远镜成虚像D两者的目镜看到的都是虚像例10.小明观察远近不同和高矮不同的两根竹竿,眼睛感到最高的是()A15m远1.7m高的B15m远1.5m高的C10m远1.7m高的D10m远1.5m高的课堂作业(必做题----独立完成)姓名:___________1.在下图中分别作出光路图.2.根据透镜成像的性质连线.投影仪放大镜照相机倒立、放大、实像倒立、缩小、实像正立、放大、虚像3.王老师戴着眼镜在办公室正阅读《新教材全解》,这时听到学生的“报告”声,为了看清是哪位学生她摘下眼镜,你认为王老师的眼睛可能是()A正常B近视C远视D无法判断4.下列关于显微镜和望远镜的说法,正确的是()A通过望远镜看到的是被两次放大之后的实像B使用显微镜观察物体,看到的是物体被两次放大之后的虚像C所有望远镜的物镜都相当于凸透镜D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