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好着力点,让学生“动”起来、课堂“活”起来内容摘要: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使课堂教学能更加有效。本文就课前准备抓好切入点,课堂导入抓好激趣点,课堂探究抓好兴奋点,课堂反思抓好发展点,让学生动起来,课堂活起来,谈谈自己的一些粗浅认识和积极探索。关健词:思想品德教学切入点激趣点兴奋点发展点正文:随着思想品德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发展,课程标准的再次修订,使教材的编排设计更科学、更合理,教材内容更加贴近生活,接近学生实际,但是,要上好思想品德课并非易事。通过学习新课标,钻研新教材,优化教学设计,采取一定的教学方法与策略,结合自己二十多年的教学经验,本人认为要真正让学生动起来,让思品课活起来,应课前准备抓好切入点,课堂导入抓好激趣点,课堂探究抓好兴奋点,课堂教学反思抓好发展点。一、课前准备抓好切入点古希腊哲学家普罗塔戈曾说过,“人脑不是一个要被填满的容器,而是一个需要被点燃的火把。”英国学者麦克菲尔也指出:“任何道德教育课程如果局限于教室里,不指向社会现实,实际上不是道德教育,是非道德教育。”思想品德课是一门让学生学习道德知识,培养道德情感,指导道德行为的学科,它作为学校德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担负着培养学生道德观念,指导学生道德行为的最根本的任务。《思想品德课程标准》对教学明确指出:“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和道德实践”,“在教学中,不断创造条件,促进学生的道德践行,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感悟和理解社会的思想道德价值要求,逐步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和良好行为习惯。”所以,课前准备我们要抓好切入点,必须引导学生走出教室,走向社会,通过调查访问、资料查询、角色扮演等途径去情深体验、感受、领悟。因为只有体验,才能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只有体验,才能提高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同时,也只有在体验中,才能唤起学生的真实的感情,形成学生健全的人格。如教学人教版九年级第二单元第四课《计划生育与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时,课前我根据学生兴趣特长,将学生分成四个活动小组,分别完成五项任务,问卷组:问卷调查身边的环境问题;调查组:跟踪调查校园的一天环境情况并做好记录;收集组:用手机拍照校园环境问题的图片,查找组:网上查询我国我省我市的环境统计数据,学生分别通过不同的途径去体验,不仅提高了学生分组合作、动手实践的能力,而且丰富了学生的情感,为课堂教学铺就了坚实的基础。其实学校就是社会的一个缩影,以小见大,增强了学生环境忧患意识和保护环境的使命感。二、课堂导入抓好激趣点“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课堂导入是新课进行的开端,是教师谱写一首优美的教学乐章的前奏,是师生间情感共鸣的第一个音符,是师生心灵沟通的第一座桥梁。著名特级教师于漪说:“在课堂教学中要培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首先应抓住导入课文的环节,一开课就把学生牢牢地吸引住。”在思想品德新课导入时,教师要抓好激趣点,一上课就能抓住学生的心,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注意力,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从而自然而然地把学生引入到我们教学中,使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收到事半功倍的课堂教学效果。可依据教材特点,学生的年龄特点采用讲故事、做游戏、猜谜语、唱歌等多种方式导入。如教学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一课《挫折面前也从容》时,我采用播放音频《命运交响曲》导入:先让全班同学齐唱《真心英雄》,再设计用饱含激情的语调朗读的由我国著名诗1人臧克家在他的《有的人》诗的有关内容作为导语: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有的人骑在人民头人/啊,我多伟大/有的人附下身子给人民做牛做马。这样的导入激起了学生对生命价值的珍惜,认识到生命的意义不在于长短,而在于内涵,要不断延伸生命的价值,从而为本课的教学奠定了充分的情感基础。结课时播放郑智化的歌曲《水手》三、课堂探究抓好兴奋点叶澜教授说:“课堂应是向未知方向挺进的旅程,随时都有可能发现意外的通道和美丽的图景,而不是一切都必须遵循固定线路而没有激情的行程。”儿童的心灵不是一个需要填满的罐子,而是一颗需要点燃的火种。这火种就是——“兴奋点”。“兴奋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