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本培训/教学设计/2班毕卫涛/安阳市第14中学22都市精灵教案教学目标1、能理解并说出“都市精灵”在文中的含义。2、能从作者的叙述和议论中了解作者的观点和态度。3、能就文章中的抒情议论句发表自己的看法。3、能结合文章内容和自己的积累谈谈人类如何与自然界和谐相处。教学重点和难点:1、重点:正确理解人与自然的关系。2、难点:叙述议论中作者观点表达和思想感情的流露。教学设计:《都市精灵》是舒乙写的一篇随笔,这篇课文揭示了现代都市不见鸟雀的现实,表明现代文明的发展要考虑到与自然的和谐,要对自然界的生灵给予保护和尊重,以优化人类的生活环境。学生对本文主题的理解不是很难,因为类似本文所提出的问题,在现实生活中也已经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但作者是如何表达这一主题的?在材料的选择、组织以及语言表达上有怎样的特点?人类究竟应该如何善待动物,保护环境?对这些问题,学生未必都能理解。因此,设计这篇文章的教学时,我们应该首先让学生反复诵读课文,从文本提供的详实丰富的材料中去揣摩作者鲜明的观点,感受作者的情怀,体味文章语言平常中蕴含的感情和道理。其次,要引导学生联系社会实际和自己的体验来正确认识文本所提出的问题真正从思想上建立起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意识。另外,要借助有关资料,拓展学生的视野,让学生懂得尊重动物,保护动物就是尊重生命,就是尊重人类自己。课时安排:一课时1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听歌曲《一个真实的故事》导入新课。2、听了刚才的歌曲,我们充分感受到一个美丽女孩与一群丹顶鹤之间相互关心的情感,非常令人感动。今天,我们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舒乙先生的《都市精灵》共同来探讨一下人和动物如何和谐相处的问题。3、出示“知识导航”和“学习目标”。二、阅读课文,整体感知1、出示问题1)、本课课题“都市精灵”中的“精灵”二字,在有的神话传说中,是指反抗上天统治的“恶魔”。读完文章后,请你们说说文中的“精灵”是否有新的含义?2)、本文作者写到了哪些精灵,又借此表达了怎样的愿望和思想感情呢?3)、读准生字词并正确理解生字词。2、学生读书思考。4、字词积累流连忘返(fǎn)硕大(shuò)老鸹(guā)鹈鹕(tíhú)退避三舍(shè)荒诞(dàn)肆无忌惮(dàn)围剿(jiǎo)抿(mǐn)5、教师组织讨论后明确:联系课文内容看,精灵指可爱的动物。文中主要写的“精灵”有喜鹊等鸟类,红嘴鸥、鸽子、海兽、海鸟,还有小松鼠等动物;因为它们活泼、机灵、聪明,讨人喜爱,给人的生活增添了情趣。本文以“都市精灵”为题,表达了优化生活环境质量的愿望。三、精读课文,理解内涵。2(一)1、如果你是一个令人喜爱的都市精灵,你能给城市生活带来哪些好处?2、学生读书,收集有关信息,准备发言。3、教师组织学生发言、评价。4、教师总结归纳:都市动物可以成为都市居民的伙伴,给都市带来生机,成为都市的一种景观,使人感到欢欣,享受生活的乐趣,从而提高都市生活的质量。(二)1、作者运用对比的写法,为我们展示了几幅反差强烈的生活图景,你能从中找出几幅,并且分别给他们拟一个标题,说说作者这样写的用意。2、学生看书,完成以上任务。3、师生评价4、教师归纳:反差强烈的有(1)今昔对比的图景:几十年前的北京城乌鸦“遮天蔽地”“成群结队”“城里城外飞来飞去叫着闹着”的热闹景象和如今“两只老鸹不老呱”的寂寞惨淡的景象进行对比。(2)不同城市的对比:北京城“连乌鸦都久违了”的现状和旧金山“简直是个海兽海鸟城”的景象进行对比。通过对比,倡导每座城市应该有自己钟爱的小动物,人类应该与鸟、鱼、兽友好相处,从而提高生活环境的质量。四、再读课文,体味语言。1、文章不仅联想丰富,知识性、趣味性强,在语言运用方面也颇具特色。请你快读课文,找出你觉得最富表现力的语句,说说你的体会。例:(1)现在,在北京,连乌鸦也久违了。(要“连乌鸦都……”意思是更不要说其他名贵的鸟了,什么鸟都没有了。寓含着深深的悲哀。)(2)我佩服上海人,他们开始在城市广场上放养鸽子,绿草地上漫步着白白胖胖的大鸽子,小孩子们伸着小胖手给大鸽子子喂食,多可爱!(展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