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课堂教学模式的探讨房县上龛中学:宋士江科学的生命力在于创新,教育科学的生命力同样在于创新,时代呼唤创新教育。新的课程标准是在新的历史形势下“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一次重大创新和变革,顺应时代发展的要求,符合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发展规律。随着新课程标准基本理念的实施,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进,以往的课堂教学模式和手段在物理教学中愈显得不堪重负,传统的中学物理课堂教学模式已经不能适应新课程的需要,物理学的教学也正是在这样的大环境中进行着积极的创新和改革,创设物理课堂教学良好的情境,为学生寻求自主学习的空间,从而大大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并探求物理现象的本质,使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肯定,将素质教育落到实处。一、传统的“接受型”物理课堂教学模式的弊端传统的教学“接受型”教学模式是指:在教学活动中,教师指导学生学习时直接呈现、提供给学生现成的知识、结论.学生在接受学习中,学习内容是以定论的形式直接呈现出来的,进行学习的心理机制是同化.学生是知识的接受者.这种传统的教学模式存在以下几种弊端:1.从教学目标分析有如下弊端:(1).教学目标的单一性——认知目标独尊而人格目标、情感目标缺失;知识目标凸现而学力目标缺失。(2).教学目标的划一性——对存在差异的教学对象实施同一教学目标,漠视学生的个体需求。(3).教学目标的规约性——严格限定课堂教学目标,钳制了课堂教学丰富的动态生成性。2.从教学活动分析有如下弊端:(1).课堂教学是脱离学生生活世界的、单调乏味的理性活动,缺失应有的生活意义和生命价值。缺失应有的人文关怀。(2).崇尚“教师讲得清清楚楚,学生听得明明白白”的教学境界,使学生缺失应有的学习过程,存疑、选择、批判、探索、想象、创造。(3).学生课堂自主活动整体缺失,学习内容的强制性、认知活动的受动性、思维过程的依赖性、课堂交往的单向性。(4).学生学习方式基本为接受学习,普遍缺失体验性学习方式和研究性学习方式。(5).教学活动缺失支持创新学习的心理卫生环境——宽松、愉悦、民主、和谐及高评价、高激励。3.关于传统教学的弊端可作如下描述性评价:在这种传统教学中,我们只看到功利的浮躁而看不到精神的升华;只看到知识的积淀而看不到对探索的渴望;只看到记忆与理解而看不到质疑与批判;只看到按成人对世界的理解被强行塑造而看不到创新潜质火花受精心呵护;只看到“学会”的成果而看不到“会学”的收获、“乐学”的体验。二、构建“健康课堂”教学模式的基本思路1.什么是健康课堂?健康课堂[1],是一种有别于传统课堂的新的课堂模式,是根据教育方针和素质教育的要求,遵循人的身心发展和教育教学规律,通过优化课堂教学环境,变革课堂教学活动,改进课1堂教学管理来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快乐成长的课堂教学形态。其核心内容是以学生为本,以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为本。简单地说健康课堂就是能够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课堂。是根据新课程理念而提出的一种优质的课堂形态。2.健康课堂的主要特征是:(1).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在健康课堂中得到生动体现。建立一种在平等亲和、尊重信任基础上的新型师生关系。(2).尊重学生个性发展,关注个体差异,满足学生发展的不同需要,是健康课堂追求的目标。(3).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到健康课堂教学中来,形成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和谐课堂氛围。(4).在健康课堂中教师运用赏识理论对学生的激励,巩固并提高他们学习的原动力,激发创造性。3.如何构建健康课堂?(1).以学生发展为本,构筑民主、合作的健康课堂。健康课堂要从“以教师为中心”转变为“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由注重教师的“教”转变为注重学生的“学”,学生是教与学的主体[2]。教师在设计课堂教学策略时应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把课堂主动权让位于学生,从学生的角度去设计教学过程,和学生一道成为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学习共同体。要变过去老师讲、学生听的单向结构为教师讲、学生听,学生讲、教师听和学生之间相互交流的结构,从而改变学生的被动地位,使学生能独立思考、主动求知、敢想敢说,通过自身的努力,获得能力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