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1.中国共产党认识到工业化在建设社会主义国家中的重要作用,因此不遗余力地争取这个目标。为实现该目标所采取的举措是()A.抗美援朝B.三大改造C.进行土地改革D.制定“一五”计划答案D解析据题干“中国共产党认识到工业化在建设社会主义国家中的重要作用,因此不遗余力地争取这个目标”结合所学可知,1953年~1957年为了有计划的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党和政府实施了第一个五年计划。“一五”计划重点发展重工业。第一个五年计划的超额完成,为我国建立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革命奠定了初步基础。故选D。2.中共七届二中全会的决议中提出:“中国要在革命胜利以后,迅速地恢复和发展生产,对付国外的帝国主义,使中国稳步地由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由新民主主义国家转变为社会主义国家。为此,新中国政府实行了()①包干到户②三大改造③“一五”计划④国企改革A.①②③B.②③C.③④D.①③④答案B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判断,“包干到户”“国企改革”是“文化大革命”结束之后的事,排除①④。故选B。3.林•亨特在《人权的发明:一部历史》一书的开篇提到:1689年英国《权利法案》,1789年法国《人权宣言》,1776年美国《独立宣言》被视为这一时期最具代表性的三份人权文献...…”。其中《独立宣言》与《权利法案》、《人权宣言》相比,其显著特点是()A.以法律形式限制君主的权力B.宣告独立,脱离殖民统治C.强调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D.建立三权分立联邦制国家答案B解析A.以法律形式限制君主的权力是英国《权利法案》的作用,排除。B.1776年7月4日,第二届大陆会议通过由杰斐逊等起草的《独立宣言》,宣告了北美13个殖民地脱离英国而独立,正确。C.强调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是法国大革命通过的《人权宣言》,排除。D.建立三权分立联邦制国家,是美国在1787年宪法中确立的政治体制,排除。故选B。4.《全球通史》中提道“这份宣言阐明了关于自由、财产和安全的基本原则。就人们的权利而论,人人生而自由平等,且始终如此。……法律是公共意志的表达。”这份宣言是()A.《共产党宣言》B.《独立宣言》C.《解放黑人奴隶宣言》D.《人权宣言》答案D解析依据所学,1789年7月14日,巴黎人民攻占巴士底狱,法国大革命爆发,不久,制宪会议通过《人权宣言》,《人权宣言》宣扬人生来就是而且始终是自由平等的;自由、财产和安全和反抗压迫是人的自然的和不可动摇的权利;私有财产是神圣不可侵犯的;法律是公共意志的表达;法律面前人人平等。5.中国近代史学家陈衡哲在《西洋史》中用下图来说明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中的冲突势力。此图可用以说明当时英国()A.成为启蒙运动的中心B.社会矛盾错综复杂C.革命力量有强大优势D.宗教改革蓄势待发答案B解析据图中信息可知,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中有“三大”中突势力,这反映了英国社会矛盾错综复杂,故B正确;法国是启蒙运动的中心,故排除A;“革命力量有强大优势”题干不能体现,故排除C;材料中的“英国国教”就是宗教改革中的新教派,D说法错误。故选B。6.19世纪末,薛福成出使欧洲。他在日记中写到:“英国有公、保两党,互为进退,而国政张驰之道以成。然其人性情稍静其议论亦较持平,所以两党攻讦倾轧之风,尚不甚炽,而任事者亦稍能久于其位。”由此可知,薛福成认识到了当时英国()A.民众参政议政的意识在增强B.责任内阁制度不断发展完善C.议会的选举避免了暴力冲突D.政党政治有利于政局的稳定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中的“英国有公、保两党,互为进退,而国政张驰之道以成。然其人性情稍静其议论亦较持平,所以两党攻讦倾轧之风,尚不甚炽,而任事者亦稍能久于其位”可知,薛福成认为,英国的政党制度有利于政局的稳定,故D正确;材料未体现民众参政议政、责任内阁制度、议会的选举等内容,排除ABC。故选D。7.下列时间轴空格处应填入()A.召开三级会议B.制定宪法C.通过《人权宣言》D.制定法典答案B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法国大革命开始后,制宪议会通过了多项法令,废除了种种贵族特权和封建地租。1789年8月,制宪议会通过了《人权宣言》,宣告了人权、法治、自由、分权、平等和保护私有财产等基本原则。1791年,制宪议会制定了宪法,废除了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