麒麟区2.1区域地理位置麒麟区地处云南省东北部,滇东高原中部,曲靖市中部,地理位置位于东经103°10‘~104。13‘、北纬25。07'~26。36之间东接富源县、罗平县,南连陆良县,西靠马龙县,北临沾益县。城区位于北部曲靖坝子西缘,是曲靖市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活动中心,城区规划面积44km2,已建成的城区面积22.5km2。全区东西跨度57km,南北跨度54.2km该城区南距省会昆明136km东距贵州省会贵阳市318km。贵昆铁路、滇黔公路、昆曲高等级公路、曲陆(良)、曲胜(胜境关)高等级公路通过境内,是出入云南省东北部的重要门户,也是省会昆明的屏障,素有“滇黔锁匙”、“入滇门户”之称。2.2自然条件2.2.1地形地貌麒麟区的地形呈北高南低,东西高中部低的状况。山坡、丘陵、盆地和河谷、槽子相间分布,组成波浪起伏的高原地貌。境内山脉众多,属乌蒙山系的南延部分,相对高差不大,每拔一般在1850-2250m之间,城区海拔1850m左右。全区地形分山区、丘陵区和坝区。中部南盘江沿岸是一个较大的冲积层坝子一一曲靖坝子,海拔在1900m以下,总面积387.4km2。城区位于曲靖坝子西缘,半山区地面起伏缓和,海拔2000m左右。山区地势崎岖,水源缺乏。境内山脉主要有曹家大山、竹子山、寥廓山、牛角山、大黑山、马鞍山、老圭山、母尖山等境内最高峰为竹子山,海拔2577m,最低点在越州薛旗南面的南盘江河沿处,海拔1845m,相对高差732m。2.2.2气候麒麟区气候属北亚热带边缘半湿润季风气候。其特点是:冬无严寒,日照长;夏无酷暑,热量不足;雨量充沛,但降水集中,干湿季分明;秋季降温快,常有八月低温,春季升温快而不稳,常有晚霜和倒春寒。年平均气温14.5弋,最冷月为1月,平均气温7.3弋,最热月为7月,平均气温19.9°C,区内极端最高温33.1°C,极端最低温-8.4°C;年平均降水量1008.9mm,年蒸发量2140.3mm;平均相对湿度75%;年平均雨日143.2天,5~10月为雨季,降雨量占全年雨量的86%;>10C年积温3922.9C;年平均日照2108.2小时,太阳总辐射126.7千卡/cm2;全年无霜期246天。2.2.3土壤麒麟区境内有9个土类、14个亚类、28个土属、48个土种。麒麟区森林土壤以地带性红壤为主(包括红壤、黄红壤、粗骨性红壤三个亚类),林业用地土壤主要有红壤、黄红壤、紫色土3个土类4个亚类。黄红壤广泛分布在海拔2000-2400m内的中山和高原面上,是麒麟区分布最广、面积最大的土壤类型;红壤分布在1500-2300m内的河谷、低中山,为麒麟区分布较多的山地土壤;紫色土分布较为零星,主要分布在越州镇等低中山丘陵地带。2.2.4水文麒麟区群山连绵,河溪纵横,主要河流有南盘江、东河、西河、白石江、潇湘江、龙潭河、篆长河等大小河流12条。境内主要大的河流为南盘江,属珠江水系,为珠江的主源,也是云南第四长的河流。南盘江经麒麟区北部向南流入陆良县,在区境内长49.7km,纵贯全境坝区中部,支流有白石江、潇湘江、龙潭河等,河流沿岸地势平坦,南北比差仅7m,河道蜿蜒,水流缓慢。东山镇境内的篆长河,发源于富源县,由东北向西南贯穿东山镇全境,流入罗平县,境内流长31km。麒麟区由于河网交错,拦河蓄水,形成众多的水库,主要有潇湘水库、独木水库、西河水库、水城水库、黄泥堡水库、响水坝水库等。地表水总量4.2751亿立方米,地下水3.1617亿立方米,水资源总量7.4368亿立方米。入境水量3.6501亿立方米,出境水量9.2218亿立方米。全区人均拥有水量1313立方米。2.3生物资源麒麟区森林植被在《云南植被区划》中隶属于滇中、滇东高原半湿润常绿阔叶林、云南松林区的两个亚区:即滇中高原盆谷滇青冈林、元江栲林、云南松林亚区和滇东北高原山地高、中山云南松,羊茅草甸亚区。由于本区开发较早,农业经济发达,垦殖率较高,原生植被基本破坏殆尽,半湿润常绿阔叶林仅在个别寺庙和交通不便的边远山区尚有残存。森林植被以云南松、华山松纯林为主,尚有松栎混交林和滇油杉、旱冬瓜混生于两类林中,人工森林植被有华山松林、冲天柏(圆柏)林、圣诞树林、桉树林和各类经济林等。林下灌木主要有杜鹃多种芒种花、小铁仔、火把果,苦刺、棠梨、马桑、常绿蔷薇、矮杨梅等。草本主要有野古草、旱茅、画眉草、细柄草、黄背草、白茅、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