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树栽培补充内容茶树病虫害防治一、茶园病虫区系的组成和演替据不完全统计,我国已记载的茶树病害有90余种,害虫、害螨约430种。病虫害不仅种类多,而且生严重,为茶叶生产带来严重威胁。因此,防治病虫害是保证茶叶优质高产的重要措施之一。(一)茶园病虫区系的组成茶园病虫区系的组成,是在茶园生态系中,以茶树为主体,其他植物、动物和微生物互相制约,互相依存,经历量变到质变的发展过程,最后组成相对稳定的茶园病虫区系。茶园病虫区系与种植年限和种植面积密切相关。我国各产茶省(区)中,种植历史较长的云南、广东、浙江等省的病虫种类和发生数量,较新种茶的西藏、山东省(区)为多。除了生态因素外,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种植年限对种群的累积作用。我国各茶区的主要病虫种类如下:1、江南茶区主要病害种类有:白星病、云纹叶枯病、轮斑病、红锈藻病、根结线虫病。主要害虫种类有:假眼小绿叶蝉、茶叶害瞒(茶橙座蜡、茶跄线蜡)、茶尺蟆、茶毛虫、黑刺粉虱、茶丽纹象甲。局部地区发生的病虫类有小卷叶蛾、油桐尺蠖、长白蚧、茶短须螨、茶蚕、根癌病和芽枯病等。2、江北茶区主要病害种类有:云纹叶枯病、轮斑病和白绢病。主要害虫种类有:茶毛虫、假眼小绿叶蝉、茶小卷叶蛾、茶橙瘿螨、蛴螬、地老虎、蝗虫。局部地区发生的害虫种类有蓑蛾、刺蛾等。3、华南茶区主要病害种类有:云纹叶枯病、茶饼病、红锈藻病、黑腐病、根腐病类(红根腐病、褐根腐病等)、根结线虫病。主要害虫种类有:假眼小绿叶蝉、茶黄蓟马、害螨类(茶橙瘿螨、咖啡小爪螨、茶短须螨)、油桐尺蠖、粉虱类(黑刺粉虱、陈氏粉虱)。局部地区发生的病虫种类有刺蛾类(扁刺蛾、自痣吐刺蛾等)、茶细蛾、茶谷蛾、言丁虫和线腐病等。4、西南茶区主要病害种类有:茶饼病‘白星病、炭疽病、根结线虫病、根腐病类(红根腐病、紫纹羽病)和地衣苔醉。主要害虫种类有:假眼小绿叶蝉、茶跗线螨、茶黄蓟马、茶毛虫、介壳虫类(牡砺蚜、角蜡蚜等)、茶网蜡、尺蠖(云尺蠖等)、刺蛾类(角刺蛾等)。局部地区发生的病虫种类有油桐尺嫂、茶梢蛾、茶籽象甲和枝癌病等。5、贵州主要的茶树病虫害主要病害:茶饼病、白星病主要害虫种类有:假眼小绿叶蝉、茶毛虫、介壳虫类(牡砺蚜、角蜡蚜等)、尺蠖(云尺蠖等)、刺蛾类(角刺蛾等)、茶梢蛾、茶籽象甲等。(二)茶园病虫区系的演替茶树生长茂密,树冠郁闭,茶园生态环境和营养条件的变幅远较其他作物区系小,构成了相对稳定的病虫区系和天敌资源。优势种能保持较长时间的主要地位,偶发性病虫种群则不易上升为优势种。但由于气候条件的变化和人为因素的影响,尤其是近30年来,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茶园管理的加强,日益增多的人为因素介入自然界,而发生了明显的病虫区系的演替。60年代以来,我国茶园面积增加较多,种植方式也由丛栽发展为条栽密植,使茶园的空间明显减小,连片栽植的茶园为病虫的生长、繁衍和传播创造了条件,也提供了更隐蔽的匿藏场所,因此,病虫的种类和密度增加。茶园间作也会使病虫区系发生变化。如我国华南茶区推行胶茶间作后,导致红根腐病、褐根腐病等根腐病发展成为优势种。又如我国江北茶区茶树生长不封行,通常行间种植豆科、玉米等植物,使多寄主的假眼小绿叶蝉发生严重。在茶园施肥高氮化的情况下,新梢生长柔嫩而密集,诱集其他植物上的病虫种群转移到了茶树上,并发展为茶园病虫区系中的优势种。如油桐尺蠖原是油桐上的次要害虫,当迁移到茶园后,食性逐渐专化,已成为湖南、广西、江西、浙江等省〔区)茶园中的一种重要害虫。又如假眼小绿叶蝉原是桃树等林木上的一种次要害虫;茶附线端为害棉花、蔬菜等植物,一旦进入茶园,由于这些害虫偏嗜柔嫩多汁的茶叶,便在茶园中定居,并发展成为全国性的茶树主要害虫和害螨。茶树留叶采摘,提供了茶细蛾的产卵场所,使这种原是山茶科植物上的一种罕见害虫,自70年代起成了江南茶区的一种主要害虫。此外,由于不合理地使用农药,在杀死害虫的同时,也伤害了害虫的天敌,使蚧类和害螨上升为茶园中的优势种。茶园害虫区系演替有如下四个趋势:由咀食型害虫向吸汁型害虫方向演替;由大型害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