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讲归纳逻辑归纳逻辑归纳逻辑概述完全归纳推理不完全归纳推理穆勒五法归纳推理指表述关于思维对象的某些对象具有某种属性或关系的命题为前提,而断定该类对象的全体都具有该种属性或关系为结论的推理。松树要进行光合作用槐树要进行光合作用杨树要进行光合作用柳树要进行光合作用……所以,凡树都要进行光合作用归纳推理的分类:完全归纳推理不完全归纳推理简单枚举科学归纳法穆勒五法求同法求异法(差异法)求同求异法共变法剩余法如果现象A的发生,总是与现象a相关联,并在任何情况下都不改变,则A与a之间存在可靠的因果联系。1960年,英国某农场十万只火鸡和小鸭吃了发霉的花生,在几个月内得癌症死了。后来,用这种花生喂羊、猫、鸽子等动物,又发生了同样的结果。1963年,有人又用发了霉的花生喂大白鼠、鱼和雪貂,也都纷纷得癌而死,上述各种动物患癌症的前提条件中,对象、时间、环境都不同,唯一共同的因素就是吃了发霉的花生。于是,人们推断:吃了发霉的花生可能是这些动物得癌死亡的原因。后来通过化验证明,发霉的花生内含黄曲霉素,黄曲霉素是致癌物质。求同法差异法如果现象A发生,a现象也相应发生;现象A不发生,现象a就不发生,则现象A与现象a之间存在可靠的因果联系。如巴斯特液体发酵试验。两瓶同样的液体,一瓶密封,一瓶启口与空气相通,后者发酵而前者否,这说明空气中的细菌作用是液体发酵的原因。再如一百多年前,一艘远洋帆船载着五个中国人和几个外国人由中国开往欧洲。途中,除五个中国人外,全病得奄奄一息。经诊断,都患有坏血病。同乘一只船,同样是人,一样是风餐露宿,受苦挨饿,漂洋过海,为什么中国人和外国人却判若异类呢?原来这五个中国人都有喝茶的嗜好,而外国人却没有。于是得出结论:喝茶是这五位中国人不得坏血病的原因。这个结论就是用差异法得出的。求同—差异法某医疗队为了了解地方病甲状腺肿的原因,先到这种病流行的几个地区巡回调查。发现这些地区地理环境、经济水平都各不相同,有一点是共同的,即居民常用食物和饮用水中缺碘。医疗队又到一些不流行该病的地区去调查。发现这些地区地理环境、经济水平也各不相同,但有一点是共同的,即居民常用食物和饮用水中不缺碘。医疗队综合上述调查情况后,认为缺碘是产生甲状腺肿的原因。后来对病人进行补碘治疗,果然疗效甚佳。共变法现象a只有在条件A发生变化而其他条件都无变化情况下,才与A发生相应的变化,则a与A之间必有的因果关系。如波义耳发现,在温度相同的情况下,气体的体积变化与其所受到的压力成反比,从而发现了著名的波义耳定律。根据已知全部条件,都不足以说明现象a变化的原因,则必有其他某一或一些条件是现象a变化的原因。如海王星的发现就是运用此法。科学家们发现天王星轨道不符合引力理论的偏差,法国人勒维与英国人亚当斯就推断天空中必有某一尚未发现的行星,其引力导致了天王星摄动的发生。1846年人们发现了海王星。剩余法5、模态逻辑5.1模态逻辑概述什么叫做模态模态的分类5.2可能世界语义学必然性和可能性可能世界和可及关系5.1模态逻辑概述汉语中“模态”一词是英语“modal”的音译,所谓“模态”它是指人们对事物或事件的认识、观念和态度等,通常表现为“必然性”和“可能性”。类似的性质还有“不可能性”、“偶然性”,还有“必然的可能性”和“可能的必然性”等等,以及这类性质的多次组合。什么是模态表示模态或模态概念的语词或者符号通常被叫做模态词,如自然语言中的“可能性”、“必然性”、“possible”、“necessity”等等。在模态逻辑中通常用人工语言中的符号“□”和“◇”分别表示必然性和可能性,并且由它们形成的符号串如:“□◇”、“□◇□”、“◇◇□”等也是模态词。模态词所表示的对象是模态。模态、模态概念和模态词是不同层面上的东西,它们分别对应于对象、思维和语言,在使用的过程中应该注意它们之间的区别。模态的分类根据不同的标准,模态可分为一些不同的种类,首先可以分为主观模态和客观模态,客观模态又可以分为逻辑的模态和非逻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