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阳二高中匀速直线运动规律单元测试题(第二章探究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2007-10-23)一.不定项选择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漏选得3分,多选得0分,共48分。1.伽利略以前的学者认为:物体越重下落得越快,伽利略等一些物理学家否定了这种看法。如图1所示,在一玻璃管中放一片羽毛和一个玻璃球,迅速倒置玻璃管,可以看到玻璃球先于羽毛到达底端,这主要是因为()A.它们的重量不同B.它们的密度不同C.它们的材料不同D.它们受到的空气阻力不同2.甲、乙两物体的质量分别是20kg和10kg,它们在同一地方分别从10m和20m处同时自由下落,不计空气阻力,下面描述正确的是()A.落地前同一时刻乙比甲的速度大B.两物体落地时速度相同C.下落1s时甲、乙速度相同D.开始下落1m所需时间相同3.若运动物体的平均速度等于这段时间内初速度和末速度的算术平均值,则该运动一定不是()A.匀速直线运动B.匀加速直线运动C.匀减速直线运动D.加速度减小的直线运动4.汽车以20m/s的速度作匀速直线运动,刹车后的加速度为5m/s2。开始刹车后,前2秒内与前6秒内汽车通过的位移之比为()A.1∶1B.3∶1C.3∶4D.4∶35.甲、乙两物体在同一直线上,同时由同一位置向同一方向运动,其速度图像如图2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开始阶段乙跑在甲的前面,20秒后乙落在甲的后面B.第20秒末乙追上甲,且甲、乙速率相等C.第40秒末乙追上甲D.在追上前,第20秒末两物体相距最大6.一个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其位移和时间的关系是s=-6t2+18t,则它的速度为零的时刻为()A.1.5sB.3sC.6sD.18s7.某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物体,设它运动全程的平均速度是V1,运动到中间时刻的速度是V2,经过全程一半位置时的速度是V3,则下列关系中正确的是()A.V1=V2>V3B.V1<V2=V3C.V1=V2<V3D.V1>V2=V38.竖直上抛的物体,当它到达最高点时的速度和加速度是()A.速度方向向上,加速度方向向下B.速度为零,加速度方向向下C.速度为零,加速度方向向上D.速度为零,加速度也为零二.实验题(共2小题,每空4分,共20分)11.为进行“探究自由落体运动”的实验,有下列器材可供选择:A.铁架台、B.电磁打点计时器、C.复写纸、D.纸带、E.低压直流电源(带有开关)、F.天平、G.秒表、H.导线、I.重锤。其中不必要的器材是_______________(写字母),缺少的器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12.如图3所示,某同学在做“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实验中,由打点计时器得到表示小车运动过程的一条清晰纸带,纸带上两相邻计数点的时间间隔为T=0.20s,其中S1=7.05cm,S2=7.68cm,S3=8.33cm,S4=8.95cm,S5=9.61cm,S6=10.26cm,则A点的瞬时速度大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m/s(保留2位有效数字),小车运动的加速度计算表达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加速度大小为_______________(保留2位有效数字)。图1图3三.计算题(13题16分,12题16分,共32分)13.汽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初速度为10m/s,若它在开始的10s内位移为150m,求:(1)它的加速度;(2)在离出发点70m处的速度大小。14.为了安全,公路上行驶的汽车间应保持必要的距离。某市规定,车辆在市区内行驶的速度不得超过40km/h。有一辆车发现前面25m处发生交通事故紧急刹车,紧急刹车产生的最大加速度为5m/s2,反应时间为t=0.5s。经测量,路面刹车痕迹为s=14.4m。该汽车是否违章驾驶?是否会有安全问题?四.附加题(10分,计入总分)甲、乙两辆汽车同向行驶,当t=0时,乙车在甲车前面24m处。它们的运动规律分别为s甲=10t,s乙=t2。(1)甲、乙分别做什么运动?(2)甲、乙两辆汽车能否有两次相遇?如果能,求出两次相遇的时刻和两次相遇处相距多远?如果不能,求出什么时刻两车距离有最值?是多少?[参考答案]一.不定项选择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漏选得3分,多选得0分,共48分。每小题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一个正确,将答案涂在答题卡上)12345678DCDDCCDACB二.填空题(共2小题,每空4分,共20分)11.E、F、G;低压交流电源(带开关)、毫米刻度尺12.0.37;;0.16m/s2三.计算题(13题16分,14题16分,共32分)13.解:设汽车初速度方向为正方向。(1)由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