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统计数据教学目标:1.结合真实的情境,经历简单的统计过程,初步学会用适当的方法收集数据,学会用简单的统计表整理数据的方法。能够根据象形统计图和统计表中的数据提出和回答简单的问题。2.在统计的活动中,重视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和与人合作的交际能力,以及创新思维能力,形成初步的分析、实践能力。教学重点:分类统计数据。教学难点:能对数据进行简单的分析。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播放动画:《分类统计数据》导入师:小朋友们,学了下面的知识,你们就知道它们说得对不对了?现在让我们一起来探索吧!【设计意图:通过视频动画导入,把学生引入活动情境当中,为学习新知做好铺垫。】二、你问我说师:二年级学生们正在老师的带领下进行各种体育运动。其中有立定跳远的、赛跑的、扔球的。希望同学们都能积极参加体育锻炼,这节课我们就帮二年级一班的同学统计一下,他们班锻炼的情况如何,好吗?(出示运动会获奖成绩记录表。)师:请同学们说说你能提出什么问题?生:我们班运动会获奖情况怎样呢?师:获奖的小朋友好多呀,你们能分分类吗?生:可以按获奖的名次分;可以按获奖的项目分。师:下面就让我们来具体的分一分,数一数,把结果整理在表格中吧生:我是按获奖名次分的。合计第一名第二名第三名(15)人(7)人(3)人(5)人师:谁来和其他小朋友分享一下你的结果?生:第一名7人,第二名3人,第三名5人,总人数是15人师:谁来说一说按获奖项目怎么分?生:合计赛跑立定跳远投球跳绳(15)人(6)人(4)人(2)人(3)人师:观察以上两种分类的结果,你发现了什么?生1:不管怎么分,总人数没有变化,都是15人。生2:分类标准不一样,分的结果也不同。师:根据不同的标准,我们可以有不同的分法。我们可以根据不同的问题去选择合适的分类方法。设计意图:让学生按照不同的分类标准用不同的记录方式表示,为学生提供一个充分交流、尝试、探索、解决问题的机会。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三、自主练习1.我的小书包。(1)你的小书包中,哪样物品最多?(2)你还有什么发现?答案:略。2.一(2)班同学最喜欢的水果的情况如下图。根据上图填写下表。(1)喜欢()的人数最多,喜欢()的人数最少。(2)喜欢()和喜欢()的人数同样多。(3)请你提出其他数学问题并解答。6+6=12(人)3.分一分,涂一涂。0000002.1)将这些动物分成两组,可以怎样分?把分组的结果表示出来。2)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答案:略。3.给这些同学分类。2)如果分成两组,可以怎样分?3)说一说你知道了什么信息。4)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答案:(1)4,5,3,6(2)、(3)、(4)略。板书设计:分类统计数据解决问题之前,先确定好分类标准分类标准不同,计算结果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