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轮MLCC涨价的核心驱动因素是供需失衡,造成供需失衡的主要因素有:1.车辆急速电子化,带动市场稳健增长,是扩产主因。汽车产业需求,一旦电子化,主动、被动元件都会相对增加。以被动元件来看,传统汽车被动元件需求一辆约1000颗,随着汽车电子化增加,现在每台约需要3000-5000颗被动元件,电动车需求量更高,每台超过10000颗,这就是日系被动大厂纷纷将产能转向的主因,不排除未来全球前3大被动厂的产能,也很难满足车电需求。未来十年所有汽车产业会逐步走向电动化情况下,对于被动元件的需求也会逐年增加。2•智能手机等电子产品功能提升,导致智能手机MLCC的需求旺盛•今年以来,华为、OPPO和vivo开始专注于做中高端机型,中高端机型MLCC的用量较低端机型多,苹果手机采用“超常规”MLCC,占用了较多产能,且与村田已签订长期合作协议3.PC方面更改了方案,现行方案增加了对MLCC的用量;4.IOT持续放量,增大了对MLCC的需求量;5.日系龙头厂商TDK谋求转型,2016年下半年退出中低端MLCC市场,造成了较多产品型号、订单的产能缺口;6.韩系龙头厂商三星电机于2016年下半年开始全面加强品质管理,改变了其之前低价争夺市场的策略。7.物联网的建立,越来越多的智能家电加剧了MLCC的用量2000年以来,MLCC经历过三段涨价潮:2003-2005、2006-2008和2009-2010,2003-2005和2009-2010这两段涨价受宏观环境影响较大。2003-2005年MLCC价格上涨主要是美国互联网泡沫之后经济复苏带来的,而2009-2010年价格的上涨则是金融危机后全球经济复苏带动的。2006-2008这波涨价潮则是终端消费电子市场小型化、轻薄化带来的,主要包括手机、平板电脑、数码相机、游戏手柄等。消费电子市场的小型化、轻薄化趋势对小型高容MLCC产品的需求大增,导致高端产品涨价,而生产厂商在扩产的同时将低端产能转向小型高容产品,进而导致中低端产品涨价。本轮MLCC产品涨价潮跟2006-2008年类似。汽车、工控、ICT等高端应用需求激增,而产品供应不足导致高端产品涨价,日韩等主要生产企业缩减中低端产能转向高端产品,导致中低端产品涨价。本轮MLCC涨价潮从2017年中开始,将比2006-2008这轮涨价持续时间更长,原因是:(1)、2006-2008年MLCC涨价趋势被金融危机打断,从后续2009-2010MLCC再次涨价来看,若没有金融危机影响,由消费电子小型化、轻薄化带动的2006-2008涨价潮持续时间将更长。(2)本次涨价区间,生产厂商扩产较上次更为谨慎。2006-2008以及2009-2010MLCC涨价使得村田、三星机电、太阳诱电以及TDK大幅扩产,导致的结果就是MLCC价格持续下跌,使得盈利能力受损。本次涨价潮已经来临,生产厂商并没有抛出较大的扩产计划,这将延本轮长涨价周期。MLCC本轮涨价潮的核心原因是供需失衡(1)汽车、工控等高阶应用增速快,产能不足致使供应紧张;(2)三星Note7爆炸事故后,MLCC停产三个月,后续产能释放较慢;(3)村田、三星机电、TDK以及太阳诱电等MLCC龙头企业产能调整,放弃中低端市场,转向汽车、工控和ICT等高阶应用。1.1汽车、工控等高阶应用市场快速增长车用MLCC市场在汽车电动化和智能化趋势下快速增长。2012年全球车用MLCC市场为7.93亿美元,增长至2017年的16.1亿美元,年复合增速15。我们认为,后续新能源车产销量将加速,同时ADAS等智能化。应用加速渗透,车用MLCC市场在未来五年内年复合增速将超过20%。电动化使得每辆车的MLCC使用量从1000-3000颗增加到3000-6000颗,动力系统带来的MLCC增量最大。根据Murata数据,电动车使用的MLCC数量为2700-3100颗,并且全是特高端产品,而传统燃油车动力系统使用的MLCC数量为450-600颗,且均是常规型号产品。图表1:纯电动车动力系统MLCC使用量是燃油车的5倍同样,根据IEA数据,2017年混合动力汽车销量约为680万辆,到2025年将达到2300万辆,2018-2025年复合增速为16.5%。动力系统图表2:2015-2040年全球纯电动车销量450-600800-10001900-23002700-910C安全至统舒适至娱乐系统具他1000-W00500-800millicn£芒磐peryear14020152O2G2025203020352C40400-700图表3:IEA《ElectricandPlug-inHybridVehicleRoadmap》500注:MLCC高端产品同时具备小型化和高容量特征,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