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生硬笔书法教学麦元中心学校郝希海《新课程标准》对小学生写硬笔字提出了阶段性要求:低段要“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写字习惯,书写规范、端正、整洁”;中段“能使用硬笔熟练地书写楷字。做到规范、端正、整洁”;高段用“硬笔书写楷书,行款整齐,有一定速度。”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新课标》对小学生书写的要求是:基本做到能写“规范、端正、整洁”的字,高年级应该比低年级写得更好。在实际教学中,我经过不断摸索,积累了一点微不足道的经验,现加以提炼和总结,仅供参考。一、教师应加强书法练习,力求写一手美观大方、工整、潇洒的字,给学生一个良好的榜样示范,激发学生对写字的浓厚兴趣在教师的实际教学中,通过教学板书,作业批改,对学生潜移默化,使学生产生直观的美感。在教学中再由教师经常性的提醒和辅导,语言的激发和鼓励,使学生产生向往美,欣赏美的兴趣。如我班学生原来对写字不太感兴趣,将每天中午的写字当成作业来机械的书写、描摹,毫无兴趣可言。有些学生甚至将写字看成是一种负担。一开始我也曾多次鼓励,但是效果不佳。后来我在平时的教学板书和作业批改时我尽量将字写工整、写漂亮,使学生产生欣赏兴趣。然后我利用几节写字课的时间,将我在平时练习书法时认为比较满意的底稿逐一发给学生欣赏,并及时告诉学生我在平时练习书法时的个人心得及感触,从而使学生产生了“我想写好字”的渴望,全班学生的书写兴趣极度高涨。二、教师应着力提醒和指导学生加强基本笔画的练习。小学生练习书法极易产生渴望急于求成,一口吃个“胖子”的想法,很难从基础练起。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使学生明白:要想练好字,只有打牢基础才能获得大的进步,才能写出合乎规范的字其次,教师应及时将自己在练习书法过程中的心得告诉学生,使学生发现练习书法过程中的进步和乐趣。如我在指导学生练习书法时,将学生从开始练习写字时的作品加以保留,分阶段的发给学生,让他们翻阅回顾,对照比较,从中发现自己的进步;思考自己进步的原因;总结取得进步的经验,进而产生更进一步提高的愿望。在指导书写时,我将自己在练习书法时总结出的一些适于学生书写的经验方法及时的传授给学生,帮助学生找到快速提高书写的方法。该尽量将那些深奥的道理简单化,使学生认识到练习书法虽然是个长久的过程,也并非一点技巧和捷径都没有的。例如我在教学中发现书法字帖中的一些术语学生在练习时很难理解,像“欲上先下”、“欲左先右”、“欲横先竖”、“蝉头雁尾”、“虚实照应”等。这些术语对于小学生来说太深奥。我在指导学生练习的过程中,就将这些术语简化为“落笔点一下”“转折顿一下”、“收笔回一下”、“支撑笔画要放开”、“辅助笔画要收拢”、“相同笔画平行中要注意放射”、“横竖都要写得直”、“笔画相交不交叉”等等。针对每一句术语都选出一部分有代表性的字书写出来作为例字。让学生先观察后练习,指导他们在观察和练习中书写、体会。如“落笔点一下”:我们首先指导学生观察每一笔画在落笔时的方位、用笔,像基本笔画“丶”、“一”、“丨”、“丿”等,然后让他们自己动手书写体会。“转折顿一下”:则选择有转折笔画的字示范指导书写,观察练习。如:“司”、“口”、“云”。“收笔回一下”:告诉他们书写每一笔画,收笔时要注意回锋,如“一”、“丨”、“下”、“上”等。“支撑笔画要放开,辅助笔画要收笼”,告诉他们大部分汉字在书写时都有一到两个支撑笔画,起到稳定和平衡的作用。其他笔画则属于辅助笔画。如:文、甲、合、直等字中的“”、“丨”、“人”、“一”等笔画在原字中就属于支撑笔画。三、教学中要做到讲练结合。书法课不同其他课程,应坚持讲练结合的原则,讲练相互穿插,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只讲不练无异于纸上谈兵,因为写字毕竟是一门技能,一些问题,只有在学生实际书写的时候,才会暴露出来。同样,只练不讲,学生练字抓不住问题的关键,盲目性、随意性强,也不会很快掌握技法。因此,应提倡教师随讲学生随练,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四、注意课内练写与课外练写相结合。由于学生在校时间受到控制,要全部在学校得到巩固是不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