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小淋巴细胞淋巴瘤(CLL/SLL)是一种B淋巴细胞克隆性增殖的肿瘤性疾病,其特点为成熟形态的淋巴细胞在体内积聚,使血液和骨髓中淋巴细胞增多,进而引起淋巴结、肝、脾肿大,并可累及其他组织器官。CLL与SLL本质上是同一种疾病因主要累及部位不同而造成的不同表现形式。所谓的T-CLL现归为T幼稚淋巴细胞白血病(T-PLL)CLL是西方国家最常见的白血病之一,约占美国所有白血病的30%。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男女比例约为1.7:1。美国每年男女发病率分别为每十万人6.75和3.65,欧洲分别为5.87和4.01。CLL多发于老年人,中位诊断年龄为70岁,发病率随年龄增长快速上升。.诊断•外周血B淋巴细胞≥5×109/L,且≥3个月;或者B淋巴细胞<5×109/L,但骨髓表现为典型的CLL细胞浸润致血细胞减少。•血涂片中的白血病细胞特征表现为小的、成熟淋巴细胞,细胞质少,核致密,核仁不明显,染色质部分聚集。外周血淋巴细胞中幼稚淋巴细胞<55%。血液细胞学•典型的免疫表型:CD5+、CD23+、CD43+/-、CD10-、CD19+、CD20弱阳性、膜表面免疫球蛋白(sIg)弱阳性+、细胞周期蛋白D1(CCND1)-•某些病例可能是sIg强阳性、CD23-或弱阳性、CD20强阳性免疫表型1、血细胞流式细胞术足以确诊CLL/SLL(不必行活检)►CLL诊断需要外周血单克隆淋巴细胞≥5×109/L►单克隆淋巴细胞需要流式细胞明确►流式细胞标记包括:κ、λ、CD19、20、5、23、10及cyclingD1或FISH检测t(11;14);t(11q;v)2、确诊必须依赖于充分的免疫表型分型►CD3、CD5、CD10、CD20、CD23、细胞周期蛋白D1,或►流式细胞术应做的细胞表面标记物分析κ/λ、CD19、CD20、CD5、CD23、CD10等3、B淋巴细胞绝对值计数1、FISH或细胞遗传学检测:+12;del(11q);del(13q);del(17p)2、分子学分析检测:IGHV突变情况3、流式细胞术或免疫组化检测CD38和Zap70表达4、TP53基因测序基本项目•体检:注意带有淋巴结的区域,包括韦氏环、肝脾大小•体能状态•B症状:盗汗、发热、体重减轻•CBC、白细胞分类、血小板计数•生化常规•乙型肝炎相关检测(如拟用CD20单克隆抗体)•超声心动图(如需蒽环类或蒽二酮为基础的方案)•育龄妇女行妊娠试验(如拟行化疗)有助于诊断的检查•免疫球蛋白定量•网织红细胞计数、结合珠蛋白测定、直接Coombs试验•应当在开始治疗前行胸/腹/盆腔CT(特别是当存在浅表淋巴结肿大和有症状提示存在巨大淋巴结时)•β2-微球蛋白•LDH•尿酸•初始治疗时骨髓活检(±穿刺涂片)•讨论生育问题和精子储存•PET扫描可协助引导淋巴结活检(怀疑出现Richter转化对CLL无用)MarkerScorepoints10CD5PositiveNegativeCD23PositiveNegativeFMC7NegativePositivesIgWeakStrongCD22/CD79bWeakStrongCLL:3-5分;非CLLB-LPD:0-2分CLL典型免疫表型:sIgM±IgD,CD5,CD19,CD20(weak),CD22(weak),CD79a,CD23,CD43,CD11c(weak),CD10-,CCND1-,FMC7±,CD79b±分期描述危险分级0淋巴细胞增多,外周血淋巴细胞>15,000/mcL,骨髓淋巴细胞>40%低危I0期伴淋巴结肿大中危II0-I期伴脾大、肝大或肝脾大中危III0-II期伴血红蛋白<11.0g/dL或红细胞压积<33%高危IV0-III期伴血小板<100,000/mcL高危分期描述A血红蛋白≥10g/dL以及血小板≥100,000/mm3以及受累淋巴结区<3个B血红蛋白≥10g/dL以及血小板≥100,000/mm3以及受累淋巴结区≥3个C血红蛋白<10g/dL和/或血小板<100,000/mm3以及不管受累淋巴结区多少Rai分期系统Binet分期系统2免疫球蛋白可变区(IGHV)基因突变以及流式细胞术检测的指标预后良好预后不良DNA测序IGHV突变>2%突变≤2%流式细胞术CD38Zap70<30%<20%≥30%≥20%间期细胞遗传学(FISH)预后不良预后中等预后良好del(11q)del(17p)正常+12del(13q)(无其他细胞遗传学异常)涉及到VH3-21基因的IGHV重排,即便突变,预后也不佳。小淋巴细胞淋巴瘤:与CLL是同一种疾病的不同表现。具有CLL的组织形态与免疫表型特征。淋巴结和/或脾、肝肿大无骨髓浸润所致的血细胞减少外周血B细胞<5×109/L。单克隆B淋巴细胞增多症:健康个体外周血存在低水平的单克隆B淋巴细胞。B淋巴细胞绝对值计数<5000/mm3所有淋巴结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