玻璃幕墙:注胶工艺要求幕墙2010-08-0809:55:21阅读73评论0字号:大中小订阅一般要求1.应设置专门的注胶间,要求清洁无尘、无火种、通风良好,并备置必要的设备,使室内温度控制在5℃~10℃之间,相对温度控制在35%~75%之间。2.注胶者必须接受专门的业务培训,并经实际操作考核合格,方可持证上岗操作。3.严禁使用过期的硅酮结构密封胶;未做相容性实验、蝴蝶实验等相关检验的严禁使用,且全部检验参数合格的硅酮结构密封胶方可使用。4.对注胶处的铝型材表面氧化膜和玻璃镀膜的牢固程度,必须有一定的检验,如型材氧化膜粘接力测试等。5.严格按标准、规范、设计图纸及工艺规程的要求,采用清洁剂、清洁用布、保护带等辅助材料。注胶处基材的清洁1.清洁是保证玻璃与铝型材粘接力的关键工序,也是幕墙安全性、可靠性的主要技术措施之一;所有与注胶处有关的施工表面都必须清洗,保证清洁、无灰、无污、无油、干燥。2.注胶处基材的清洁,对于非油性污染物,通常采用异丙醇溶剂(50%异丙醇,50%水);对于油污染物,通常采用二甲苯溶剂。3.清洁用布应采用干净、柔软、不脱毛的白色或原色棉布。清洁时必须将清洁剂倒在清洁布上,不得将布蘸入盛放清洁剂的容器中,以免造成溶剂污染。4.清洁时,采用“两次擦”工艺进行清洁,即用带溶剂的布顺一方向擦拭后,用另一块干净的干布在溶剂挥发前擦去未挥发的溶剂、松散物、尘埃、油渍和其它脏物,第二块布脏后应立即更换。5.清洁后,已清洁的部分坚决不允许再与手或其它污染源接触,否则要重新清洁,特别是在搬运移动和粘贴双面胶条地一定注意。同时,清洁后的基材要求必须在15~30分钟内进行注胶,否则要进行第二次清洁。双面贴的粘贴1.双面胶条的粘贴的施工环境应保持清洁无灰无污,粘贴前应按设计要求核对双面胶条的规格厚度双面胶条厚度一般比注胶胶缝大1mm,这是因为玻璃放上后,双面胶条要被压缩10%.2.按设计图纸确认铝框的尺寸无误后,按图纸要求在铝框上正确位置粘贴双面胶条,粘接时铝框的位位置最好用专用夹具固定。3.粘贴双面胶条时,应使胶条保持直线,用力下按胶条紧贴铝框,但手不可触及铝型材的贴胶面;在放上玻璃之前,不要撕掉胶条的隔离纸,以防止胶条另一粘胶面被污染。4.按设计图纸确认铝框的尺寸形状与玻璃的尺寸无误后,将玻璃放到铝框胶条上或将铝框胶条放到玻璃上,一次成功定位,不得来回移动,否则胶条上的不干胶贴在玻璃上,将难以保证注胶后硅酮结构密封胶的粘接牢固性,如果万一不干胶粘到已清洁的玻璃面上,应重新清洁。5.玻璃与铝框的定位误差应小于±1mm,放玻璃时,注意玻璃镀膜面的位置是否按设计要求正确放放置。6.玻璃与铝框的定位之后,及时将其移至注胶间,并对其形状尺寸进行最后的校正;摆放时应保证玻璃面的平整,不得有玻璃弯曲现象。混胶与检验1.常用硅酮结构密封胶有单组份和双组份两种类型。常用的是双组份,双组份由基剂和固化剂组成,分装在铁桶内,使用时再混合。2.双组份结构胶在制作工厂注胶间进行混胶,基剂和固化剂的比例必须按有关规定,并注意区分是体积比还是重量比。3.双组份结构胶应采用专用的双组份硅酮打胶机进行混胶,混胶时应先照打胶机的说明清洗打胶机,调整好注胶嘴,然后按规定的混合比装上双组份密封胶进行充分地混合。4.为控制好密封胶的混合情况,在每次混胶过程中应留出蝴蝶试样和胶杯拉断试样,及时检查密封胶的混合情况,并做好记录。5.蝴蝶试验是将混合好的胶挤在一张白纸上,胶堆直径是20mm,厚约15mm,将纸折叠,折叠线通过胶堆中心,然后挤压胶堆至34mm厚,摊开白纸,可见堆形8字形蝴蝶状。如果打开白纸后发现胶块有白色斑点,白色条纹,则说明结构胶还没有充分混合,不能注胶,一直到颜色均匀,充分混合后才能注胶。在混胶全过程中都要将蝴蝶试样编号记录。6.胶杯试验是用来检查双组份胶基剂与固化剂的混合比的。在一小杯中装入3/4深度混合后的胶,插入一根小棒或一根压舌板,每5分钟抽一次棒,记录每一次抽棒时间,一直到胶被拉断为止,此时间为扯断时间;正常的扯断时间为20~45分钟,混胶中应调整基剂和固化剂的比例,使扯断时间在上述范围内。注胶1.注胶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