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唱教学实施策略之我见《音乐课程标准》(2011版)中明确指出:“唱歌教学要注意调动每个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培养其演唱的自信心,使他们在演唱表现中享受到美的愉悦,受到美的熏陶。”演唱歌曲是中小学音乐教学的基本内容,也是学生最易于接受和乐于参与的表现形式。那么,如何进行演唱教学呢?唱歌课我是这么安排的:一、激情导入每一节课的导入都要经过认真的设计,以引起他们对新课的兴趣。比如教学七年级《青春舞曲》,以一段新疆舞蹈开始,让他们首先了解新疆的歌舞风格,然后再进行新课教学,学生就顺理成章的开始了新疆音乐之旅。二、新课教学(1)初听歌曲,完整欣赏歌曲,感受歌曲的情绪和感情。对歌曲的整体欣赏有利于学生正确把握歌曲的情绪和音乐特点。(2)再听歌曲,找到歌曲中有特点的音乐或不理解的部分。比如歌曲中出现的附点音符、切分音等,可以把这些教学中的难点及早找出来,以便于后面学习中克服难点。(3)跟琴模唱歌曲。模唱可以采用单音模唱和视唱曲谱学唱,需要强调的是音乐课一定要使用教具,但在我们下乡听课的过程中,发现有为数不少的老师上课不使用教具,只是靠一张嘴教学歌曲。我觉得这样的教学有很大的弊端,首先是音准不容易掌握,只是单纯的告诉学生唱得“高”“低”,做为专业的音乐教师有这个音准的概念,可是学生没有琴声,他们心里没有音高的概念。同时在模唱的过程中,可以通过不同的母音练习借以打开口腔、共鸣腔体等等,易于声音的统一和感情的表达。第二步是歌曲歌词的加入,歌词是歌曲表达思想内容的方式,要求学生在演唱的时候注意每句歌词描绘的感情或者画面,做到“心中有谱,眼前有画,声音有情”。(4)完整跟琴演唱歌曲。歌曲感情表达的提示应贯穿整个教学过程,因为歌曲是思想感情的另一种表达方式,要教会学生用情去演唱歌曲,这样才能让歌曲有了灵魂。三、拓展练习当学生可以完美演唱歌曲旋律的时候,可以将一些演唱的游戏加入课堂中。可以选择分组演唱,对唱、接唱、轮唱等方式进行比赛,当然也可师生接唱等多种拓展练习方式,达到师生共同演唱一首歌,增进师生关系的融洽。四、表现与创造表现与创造部分其实说白了,就是给学生搭建一个展示的舞台,让孩子们在课堂上将自己的才华释放出来,他们在表演的过程中会加上自己对音乐和歌曲的理解,生成我们想不到的东西。五、激励与升华情感教育是音乐课堂上不可缺少的环节,一节课能达到什么样的教学效果,我觉得小结部分的激励与升华是非常重要的,“美”的熏陶也尽在此时完成。总之,演唱教学方法不一,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教学方式方法,无论是哪种教学方法,只要是能让孩子们在课堂上放飞梦想,收获快乐的感受或者美的享受,都是好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