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接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解决问题课堂实录与反思张瑞枝学习目标:1.借助画图,让学生会分析和解决连续“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问题。2.掌握解答这类问题的思路和方法,并能正确列式计算。3.使学生经历应用分数乘法解决问题的,体验问题解决策略的多样性,进一步培养学生分析、比较、推理的能力,能运用数行结合思想帮助理解分数数量关系。4.使学生通过学习进一步感受分数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增强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意识。提高学好数学的信心,感受成功的快乐。学习重点:掌握分析方法,学会解答连续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问题。学习难点:能找准每一个单位“1”所对应的量。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师:前面我们已经学习了简单的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问题,今天我们继续来学习连续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问题。(板书课题)(直接告知学生学习的任务,让学生自学地进入学习状态。)二、自主探究,学习新知(一)师:前面我们在做解决问题这类题时,怎样分析题目的?生口答师板书:1,.读题理解题意。2.找关键句子。3.根据问题列出式子。师:课前我们已经自学了本节知识,下面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自学情况。(学生小组内交流:小组内每个学生按学号依次把自己所自学的情况向小组成员汇报)(为了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课前让学生根据课中的提纲先进行自学,在课堂上再进行小组内交流汇报,这样不仅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二)学生汇报自学情况1.(生1上台讲解,并板书)480×1/2=240cm2240×1/4=60cm2师问:谁还有不同的解法?2.生2上台讲解:1/2×1/4=1/8(强调1/2×1/4的含义:红萝卜地占大棚面积的个几分之几)480×1/8=60cm2(此环节通过让学生上台讲解不同的解题方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为学生提供充分开展数学活动的机会,分享多样化的解决问题的策略,分析数量关系,寻求问题解决的思路。这样不仅可以看出学生的自学情况,还培养了学生的学习数学的自信心。)三、基础训练:1.李强义务植树18棵,陈明植树的棵树是李强的5/6,王利植树的棵树是陈明的确1/2,王利植树多少棵?2.修路队修一条长600米的公路,第一天修了全长的2/3,第二天修了第一天的1/2,第二天修了多少米?要求:1.找出题中每个分率对应的单位“1”2.只列式不计算小结:()是已知的,用()计算(鼓励学生大胆地去探究新知识,并且给予适当的引导,让学生对新知识的建构过程印象更加深刻,思路更加清晰。)四、拓展练习:1.修路队修一条长600米的公路,第一天修了全厂的2/3多120米,第一天修了多少米?2.一堆货物共有240吨,第一天运走他的1/6,第二天运走余下的2/5,还剩多少吨?3.水果店共进150千克苹果,第一天卖了1/3,第二天卖了3/4千克,还剩下多少千克?(拓展练习通过对所学知识的综合运用,达到探索规律,融会贯通,训练思维的目的。把握数学知识内在联系,开拓学生思路,形成学习方法,提升思维含量,使学生必须“跳一跳,才能摘到果子”。)五、全课小结:1.本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2.解决这类题的关键是什么?3.单位“1”是已知的,用什么法计算。《连接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解决问题》教后反思本节课是让学生在会解决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基本上,解决连续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实际问题,在这里由于研究的是三个量之间的关系,因此会找每个分率对应的单位一是解题关键,也是难点。由于教材中已呈现了解题的一般步骤,六年级学生已具有了一定自主学习的能力,因此本节课我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按文中呈现的三个不中进行尝试学习。在反馈的结果中发现学生不仅能借助直观图理清数量关系,还用了不同的方法来解决问题。可见在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通过自主探究与合作学习,为学生提供了开展数学活动的机会,分享多样化解决问题的策略,这样可以提高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发散性,增强了学生学习数学的信心与兴趣。不足之处:1.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与发言胆量还有待提高,上课学生发言不积极,虽说老师也采用了小组积分的评价机制,但由于平时训练的次数少,学生没有形成勇于发言来展示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