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十三章污水的好氧生物处理(一)――生物膜法1893年英国Corbett在Salford创建了第一个具有喷嘴布水装置的生物滤池。生物膜法是对污水土地的模拟和强化。生物膜法主要用于从污水中去除溶解性有机污染物,是一种被广泛采用的生物处理方法。生物膜法的主要优点是对水质,水量变化的适应性较强。生物膜法的共同特点是微生物附着在介质“滤料”表面上,形成生物膜,污水同生物膜接触后,溶解的有机污染物被微生物吸附转化为H2O、CO2、NH3和微生物细胞物质,污水得到净化,所需氧气一般来自大气。2生物滤池法的流程生物滤池法的流程3生物膜法的主要设施生物接触氧化池生物流化床间歇生物滤池普通(单层)生物滤池塔式(多层)生物滤池生物转盘生物滤池第一节生物滤池456典型的生物滤池的构造滤床布水设备排水系统7滤床由滤料组成。滤料是微生物生长栖息的场所,理想的滤料应具备下述特性:①能为微生物附着提供大量的面积;②使污水以液膜状态流过生物膜;③有足够的空隙率,保证通风(即保证氧的供给)和使脱落的生物膜能随水流出滤池;④不被微生物分解,也不抑制微生物的生长,有较好的化学性能;⑤有一定的机械强度;⑥价格低廉。滤料粒经并非越小越好,会造成堵塞、影响通风。早期主要以拳状碎石为滤料,其直径在3~8cm左右,空隙率在45%~50%左右,比表面积(可附着面积)在65~100m2/m3之间。滤床两种常见的塑料滤料滤料比表面积在98~340m2/m3之间,空隙率为93%~95%滤料比表面积在81~195m2/m3之间,空隙率为93%~95%。国内目前采用的玻璃钢蜂窝状块状滤料,孔心间距在20mm左右,空隙率95%左右,比表面积在200m2/m3左右。89滤床高度同滤料的密度有密切关系石质拳状滤料组成的滤床高度一般在1~2.5m之间。一方面是由于孔隙率低,滤床过高会影响通风;另一方面由于太重,过高会影响排水系统和滤池基础结构。塑料滤料每立方米仅重100kg左右,空隙率高达93%~95%,滤床高度不但可以提高,而且可以采用双层或多层构造。国外一般采用双层滤床,高7m左右;国内常采用多层的“塔式”结构,高度在10m以上。滤床四周,一般设池壁,池壁起围护滤料,减少污水的飞溅的作用。常用砖、石或混凝土块砌筑。布水设备设置目的为了使污水能均匀的分布在整个滤床表面上生物滤池的布水设备分为两类固定式喷嘴布水系统回转式布水器的中央是一根空心的立柱,底端与设在池底下面的进水管衔接。其所需水头在0.6~1.5m左右。固定式布水系统是由虹吸装置、馈水池、布水管道和喷嘴组成。这类布水系统需要较大的水头,约在2m左右。移动式(常用回转式)布水器10111213排水系统作用收集滤床流出的污水与生物膜保证通风支撑滤料池底排水系统的组成池底排水假底集水沟排水假底是用特制砌块或栅板铺成,滤料堆在假底上面。假底空隙率不小于滤池面积5-8%,高于池底0.4-0.6m.池底除支撑滤料外,还要排泄滤床上的来水,池底中心轴线上设有集水沟,两侧底面向集水沟倾斜,池底和集水沟的坡度约1%~2%。集水沟要有充分的高度,并在任何时候不会漫流,确保空气能在水面上畅通无阻,使滤池中空隙充满空气。1415161718192021低负荷生物滤池又称普通生物滤池。优点:处理效果好,BOD5的去除率可达90%以上,出水BOD5可下降到25mg/L一下,硝酸盐含量在10mg/L左右,出水水质稳定。缺点:占地面积大,灰蝇很多,影响环境卫生生物滤池法的流程生物滤池法的流程22交替式二级生物滤池法的流程交替式二级生物滤池法比并联流程负荷率可提高两、三倍。运行时,滤池是串连工作的,污水经初步沉淀后进入一级生物滤池,出水经相应的中间沉淀池去除残膜后用泵送入二级生物滤池,二级生物滤池的出水经过沉淀后排出污水厂。工作一段时间后,一级生物滤池因表面生物膜的累积,即将出现堵塞,改作二级生物滤池,而原来的二级生物滤池则改作一级生物滤池。回流式二级生物滤池法的流程23回流生物滤池法流程qv—污水流量;r—回流比24国外的运行经验表明,在处理城市污水时,回流式生物滤池的处理效率大致如下:生物滤池的一个主要优点是运行简单,因此,适用于小城镇和边远地区。单级滤池法当滤池负荷率在1.7kg(BOD5)/m3·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