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道—胃底结合部癌术后患者的护理查房腹部外科A区郭玉芳2015年7月29日食管胃结合部癌的概述:是指在食管下段复层鳞状上皮与胃单层柱状上皮呈锯齿状交界处,即贲门部附近发生的癌。•食管胃结合部的腺癌主要发生于贲门。临床表现•早期多不明显,偶有咽下食物哽咽感,停滞或异物感,胸骨后闷胀不适或疼痛。•中晚期典型体征是进行性吞咽困难,初期是干食难咽,继而半流质饮食,最后是流质饮食。患者资料姓名:邢福贵性别:男年龄:70岁诊断:食道炎主管医生:邢智责任护士:郭玉芳入院日期:2015.8.18主诉•间断性吞咽困难一月余•现病史:患者于一月前由于饮食后间断出现吞咽困难,进普食后较明显,但间断出现哽噎感,进半流食后无明显不适,由于患者无明显上腹部疼痛,不适,无明显恶心及呕吐,患者经过休息及口服胃药后缓解,但间断出现上述症状,偶有恶心无呕吐,患者为进一步治疗,到我院就诊。自发病以来,精神良好,饮食一般,大小便未见异常。•既往史:既往有6年余膀胱癌病史,患有8年余耳聋病史,否认高血压及糖尿病史,否认肝炎及结核病史,否认药物过敏史。病程记录•患者1月前因饮食后间断出现吞咽困难,进普食后明显,就诊于我院,行CT检查,明确诊断为食管-胃底结合部癌。抗炎补液对症治疗相关检查术前准备1.肠道准备:术前禁食水2.呼吸道准备:进行有效咳嗽锻炼,防止肺部感染3.留置鼻胃管:术后鼻饲短肽型肠内营养液(百普力)4.留置导尿5皮肤准备•于2015.8.2708:40AM在全麻联合硬膜外麻醉下行食管-胃底结合部癌根治术,于15:50PM安返病室,意识渐清,立即给与低流量氧气吸入,心电监护,进食,胃管固定好,通畅。颈内深静脉固定好通畅胸腔闭式引流管固定好,水柱上下波动范围4~6cm引流液呈淡血性,腹部切口处敷料包扎好,外观清洁,腹腔引流管固定好,通畅,引流呈鲜红色,尿管固定好通畅尿液黄色清亮。术后医嘱特级护理,遵医嘱给予抗炎补液治疗。问题12345问题问题焦虑与恐惧清理呼吸道无效疼痛营养失调•术后护理问题:潜在并发症:有感染的危险问题1:焦虑与恐惧与对癌症的恐惧和担心疾病预后等有关。措施:1.评估患者的心理状态、睡眠情况,有无血压升高烦躁不安等表现及对诊断治疗了解程度。2.加强沟通,鼓励病人倾诉,做治疗及各项信心的指示,如眼神、抚摸等3.为患者营造良好的环境,安静舒适。4.心理与社会支持,鼓励病人及家属积极参与治疗,帮助患者正确面对所面临的情况,启动良好的社会支持系统,鼓励亲戚、朋友探望,增强治疗信心。问题2:清理呼吸道无效与患者惧怕疼痛及呼吸道分泌物增多有。措施:•体位床头抬高30°,头偏向一侧。•镇痛使用镇痛泵、止痛药物(盐酸羟考酮缓释片)•保持呼吸道通畅指导患者深呼吸,有效咳嗽咳痰,雾化吸入2/日,定时翻身拍背。雾化吸入的目的•预防和控制呼吸道感染,消除炎症,减轻水肿•解除支气管痉挛,改善通气功能•稀释痰液,促进咳嗽,帮助祛痰背部叩击:每1~2小时一次,定时给病人叩背:指操作者手指和拇指并拢,手掌弓成杯形,以手腕力量自肺底部自下而上,由外向内,迅速且有节律地叩击胸壁,震动气道,是存在肺叶、肺段处的分泌物松动,流至支气管并咳出。问题3:疼痛与外力牵拉伤口及手术致组织损伤有关。心理护理加强心理护理,尊重并接受患者对疼痛的反应,解释疼痛的原因、机理,介绍减轻疼痛的措施,有助于减轻病人焦虑、恐惧等负性情绪,从而缓解疼痛压力。安排舒适的体位——半坐卧位。药物使用:止痛是临床解除疼痛的主要手段。告知家属止疼泵的作用、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指导患者有效的咳嗽咳痰,防止伤口牵拉。问题4: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与术后禁食、禁饮及机体恢复消耗大有关。肠外营养患者在禁食期间给予静脉高营养液,提供机体所需的水、电解质、脂肪乳、氨基酸、微量元素等。肠内营养:鼻饲术后充分的营养支持是早期康复的前提,尤其是早期给予肠内营养,符合机体生理状态,也可以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护理问题5:有感染的危险与禁食水及放置各种引流管有关。术后由于患者长时间的禁食水,唾液分泌减少,可使口腔细菌迅速繁殖,引起口腔炎症,增加了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