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乡偶书》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认识“偶、鬓、衰、客、何”等5个生字,会写“客、何”两个字。2.理解诗句的意思,想象诗中所描绘的情景。3、有感情地朗读诗文,体会诗人感慨万千的真实情感。4、在读诗、悟诗的过程中,体会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浓浓爱乡之情。二、教学重点:理解诗句的意思,能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三、教学难点:体会诗人感慨万千的真实情感。教学过程㈠谈话导入,据题质疑1、复习导入。同学们,上学期我们学过一首古诗叫《咏柳》,你还能背下来吗?2、介绍背景。(出示课件)3、揭示题目:今天,我们来学习古诗《回乡偶书》。(师板书课题)4、据题质疑:⑴理解“偶书”,这里的“偶”“书”各是什么意思?⑵看了题目,你想知道什么?(二)初读古诗,理解诗意。1、范读,听清生字的读音,听清停顿。2、自由读:(1)读准生字的字音,有节奏地读通诗句。(2)借助字典理解新词语的意思,想想每句诗大概讲了什么意思实在不明白的划上横线准备提问。3、交流自学情况:(1)检查生字与古诗朗读情况。A、检查生字(幻灯片生字):读生字卡片,重点记“鬓”的字音、字形。B、指名读古诗,评议要求:字音有没有读准?;停顿是否合适?齐读。(2)说说你已经理解了古诗中那几个词语的意思。(3)说说哪个词你实在想不明白了?4、指名说说诗句的意思(说一句,幻灯出示一句诗意)(三)再读感悟,以画悟情1.自由读诗,边读边在脑海中想象诗歌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2.小组内交流,互相说说你所想象的画面。3.请学生描述画面,引导学生把想象的画面说具体、说生动。4.请学生用彩色笔把想象的画面画出来。5.汇报展示:用投影仪展示部分学生的画,并让学生加以解说。(四)感情朗读,背诵古诗1.根据朱老师讲的平仄法试着先让学生弄懂,然后试着读好。2、老师教学生诵读。3.感情朗读,带着悲喜交加的情感自由朗读古诗。4.通过赛读、评读等多种形式让学生读好这首诗。5.诵读古诗。(五)吟唱古诗1.跟着老师初步学习吟唱。2.采用不同的方式让学生反复吟诵,体验成就感。(六)拓展活动1.挖掘课程,欣赏佳作同学们,贺知章回到故乡后,面对熟悉的情和景,他一共写了两首《回乡偶书》。刚才我们学习的是第一首,现在请同学习们欣赏第二首,一起与作者体会回到家乡的那种感受。(出示课件,师诵读:离别家乡岁月多,近来人事半消磨。惟有门前镜湖水,春风不改旧时波。)2、让学生吟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