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次品说课稿》封面题目:《找次品》说课稿单位:湖北省秭归县三峡工程希望小学姓名:刘晓蓉职称:小学高级教师联系电话:15997539869《找次品》说课稿湖北省秭归县三峡工程希望小学刘晓蓉一、说教材分析《找次品》是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第七单元数学广角的内容。教材的编排是先分析5个零件中找一个次品的方法和次数,初步认识找次品的基本方法,然后再来分析在9个零件中找一个次品的方法和次数,这时进行优化,并且延伸10、11个零件怎么分?本节课中主要培养学生的优化意识和逻辑推理能力,同时掌握找次品的最优方法。教材虽然给我们提供一个基本教学思路,但是教学过程如何展开;优化在什么时候呈现较好;这么多内容如何在40分钟得到落实;都是值得研究的。《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和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这节课的设计我主要着力让学生通过参与有效的实际操作、观察比较来概括出“找次品”的最优方案。把学生的学习定位在自主建构知识的基础上,让学生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及运用优化的方法解决问题的有效性。二、说学情分析解决问题的策略研究学生已经不是第一次接触,此前学习过的“沏茶”、“田忌赛马”、“打电话”等都属于这一范畴,在这几节课的学习中,学生对简单的优化思想方法、通过画图的方式发现事物隐含的规律等都有所渗透,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逻辑推理能力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本节课学生的探究活动中要用到天平,学生在学习等式的性质等知识时,学生对天平的结构、用法以及平衡与不平衡所反映的信息都已经有了很好的掌握。三、说教学目标知识技能目标:让学生初步认识“找次品”这类问题的基本解决手段和方法。过程方法目标:学生通过观察、猜测、试验、推理等活动,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及运用优化的方法解决问题的有效性。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在学习活动中,体会数学的优化思想,感受到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尝试用数学的方法来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初步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四、说教学方法1、加强学生的试验、操作活动。本节课内容的活动性和操作性比较强,主要采取学生动手实践、小组讨论、探究的方式教学。课堂中多给学生一些时间,让他们充分地操作、试验、讨论、研究,找到解决问题的多种策略。2、重视培养学生的猜测、推理能力和探索精神。引导学生从纷繁复杂的方法中,从简化解题过程的角度,找出最优的解决策略。引导学生逐步脱离具体的实物操作,转而采用列表、画图等方式进行较为抽象的分析,实现从具体到抽象的过渡。五、说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1、出示3个乒乓球,说明:在这3个乒乓球中有一个是不合格的产品,轻一些,你能想办法把它找出来吗?2、揭示课题。(二)、“找次品”的解决方法探究例1:这里有五个用于比赛的乒乓球球,其中一个比较重,是次品,你能把它找出来吗?活动要求:同桌合作,一人模拟天平实验过程,用5个学具(圆片)当球,另一人画图记录,并分析称的情况,填好实验记录单。思考:(1)把5个球分成几份?每份是多少?(2)假如天平平衡,次品在哪里?假如天平不平衡,次品在哪里?(3)至少称几次一定能找出次品来?指名汇报,根据学生的回答同步用图示法板书学生的操作步骤:观察板书的图示法,思考:至少称几次就一定能找到这个次品呢?(三)、探索“找次品”的最优策略探究例2:工厂生产了9个羽毛球,其中一个比较轻,这样的球会影响运动员的正常发挥,至少称几次就一定能找出次品?1、小组分工合作:用学具摆一摆并尝试画图表示摆的过程,完成下实验记录表。引导观察:用哪一种方法保证能找出次品需要称的次数最少?为什么?2、全班合作:分析从8个物品中找出一个次品,至少几次一定能找出较重的次品?引导观察,感知找次品的最优策略:一是把待测物品分成三份;二是要分得尽量平均,能够均分的就平均分成3份,不能平均分的,也应该使多的一份与少的一份只相差1。(四)、拓展提高。出示书中第135页“做一做。”(五)课堂小结六、说教学反思(一)、从生活的问题入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