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糖尿病?糖尿病是一种由遗传与环境因素长期共同作用导致的,以人体代谢障碍、血糖增高为共同特征的慢性全身性代谢内分泌疾病。致病原因:遗传因素+环境因素(各占50%)致病条件:长期作用基本病理:血糖增高+其他代谢紊乱主要问题:胰岛素分泌不足+抵抗糖尿病的诊断标准静脉葡萄糖氧化酶法血糖空腹血糖≥7.0mmol/L餐后两小时血糖≥11.1mmol/L随机血糖≥11.1mmol/L糖化血红蛋白≥6.5%2010年ADA糖尿病诊疗指南·糖尿病天地·临床刊2010年2月第4卷第2期WHO和IDF1999年糖尿病诊断标准与分型标准分类空腹血糖(mmol/L)餐后2小时血糖(mmol/L)【OGTT】正常﹤6.1﹤7.8空腹血糖受损(IFG)6.1-6.9﹤7.8糖耐量受损(IGT)﹤7.07.9-11.0糖尿病≥7.0≥11.1中国人的糖尿病患病率粗标准化的中国人的糖尿病患病率杨文英等中国医学论坛报2010325男女总体中国糖尿病的现状在中国普通成年人群中,糖尿病已达到流行性的比例。总体上,9420万≥20岁的成年人(9.7%的成年人口)有糖尿病,并且在这些病例中的60.7%,糖尿病未得到诊断。此外,1.482亿成年人(15.5%)处于糖尿病前期,这是发生显性糖尿病和心血管疾病的一个重要危险因素。中国人的糖尿病患病率杨文英等中国医学论坛报201032520至<3030至<4040至<5050至<6060至<70≥70年龄(岁)中国人的年龄与糖尿病患病率中国人的糖尿病患病率杨文英等中国医学论坛报2010325这项研究使用了一个有全国代表性的样本,其中包括来自中国14个省市,年龄≥20岁的46239名成年人。男女我国糖尿病呈迅猛增长之势糖尿病发病率0246810121980199420012010中国人的糖尿病患病率杨文英等中国医学论坛报2010325罹患糖尿病的征兆罹患糖尿病的征兆出现下述症状的人应尽早就医,进行糖尿病检查㈠、短期内迅速消瘦者,特别是原来肥胖的人在短期内出现体重明显下降,同时自觉疲乏无力、身体沉重、腰酸背痛;㈡、双手、双足麻木,感觉迟钝,感觉异常;㈢、反复发作的皮肤疮痈疖肿或溃疡,经久不愈;罹患糖尿病的征兆罹患糖尿病的征兆㈣、反复发作的外阴瘙痒或尿急、尿频、尿痛等泌尿系感染症状,反复治疗效果不佳。㈤、发生不明原因的性功能障碍,如男性阳痿、性欲减退,女性月经紊乱或闭径。㈥、口腔疾患,如牙周炎、口腔溃疡日久不愈。㈦、患不明原因的血栓性疾病及周围血管疾病。罹患糖尿病的征兆罹患糖尿病的征兆㈧、餐后数小时或餐前常有不明原因的心慌、乏力、多汗、颤抖或明显饥饿感等症状。㈨、无明显原因出现视物模糊、双目干涩、视力下降。㈩、无明显原因的上腹闷胀、大便干稀不调、腹泻与便秘交替出现等消化道症状。(十一)、有糖尿病家庭史、外伤史、甲亢病史、慢性胰腺炎史、胰腺或甲状腺手术史。主要临床表现三多一少吃的多喝的多尿的多体重减轻乏力急性并发症糖尿病酮症酸中毒高血糖高渗状态糖尿病乳酸性酸中毒慢性并发症大血管并发症:高血压、脑卒中、冠心病、糖尿病足微血管并发症:眼底病、肾病神经并发症:感觉神经、运动神经、自主神经糖尿病的分型1型糖尿病:9%2型糖尿病:90%其他特殊类型的糖尿病:1%妊娠糖尿病中医对2型糖尿病的认识简介《黄帝内经·奇病论》"此肥美之所发也,此人必数食甘美而多肥也。肥者,令人内热,甘者令人中满,故其气上溢,转为消渴。"《景岳全书》:"消渴病,其为病之肇端,皆膏粱肥甘之变,酒色劳伤之过,皆富贵人病之而贫贱者少有也。"中医对2型糖尿病的认识简介中医认为糖尿病属“消渴病”范畴。内生燥热耗伤阴精口渴多饮、消谷善饥、尿多而甜、形体消瘦、大便干结、乏困无力、皮肤燥痒、易生疖肿。饮食不节积热伤津情志失调郁火伤阴先天不足水火失衡津亏、气虚、阳虚、寒凝外感邪气消渴本证胸痹(冠心病)中风(脑血管意外)眩晕(高血压)麻木、痹证(周围神经病变)水肿(糖尿病肾病)消渴变证症见发生致死性脑卒中的危险增加2–3倍2型糖尿病患者合并大血管病变的情况发生致死性心脏病的危险增加2–4倍截肢的危险增加15倍7%18%35%4.5%患病率脑血管疾病心电图异常间歇性跛行视网膜病变21%糖尿病肾病18.1%勃起功能障碍20%足背动脉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