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效用论▲第3章效用论微观经济学24/12/252本章目标从消费者行为出发,进一步研究需求,由此得到需求曲线,说明该曲线为什么向右下方倾斜,证明需求曲线上任何一点都代表消费者取得的最大效用。了解西方经济学是如何研究消费者行为的,消费者根据哪些因素、什么原则来决定其购买的商品种类和数量,消费者达到均衡状态(效用最大化)的条件,具体说明收入、价格、收入效应、替代效应与需求的关系。能较客观地分析、评价西方经济学关于消费者行为的理论。24/12/253本章主要内容第一节效用论概述第二节无差异曲线第三节预算线第四节消费者均衡第五节价格变化和收入变化对消费者均衡的影响第六节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第七节从单个消费者的需求曲线到市场的需求曲线24/12/254本章重点与难点•边际分析法•无差异曲线及特点•预算线及其移动•边际替代率•消费者均衡条件24/12/255本章引言消费者行为:人们为了满足自己的欲望而利用物品的效用的一种经济行为,即人们在市场上作出的购买决策和购买活动。消费者行为理论:对下述问题提出理论答案。1.消费者决定购买的消费品种类和不同消费品的不同数量,是由哪些因素和根据什么原则来决定的?2.消费者达到均衡状态的条件?消费者行为理论假设:(1)消费者的信息正确而完备。(2)消费者的收入既定。(3)消费者的偏好既定。(4)商品的价格既定。24/12/256消费者行为模型消费者效用(满足)最大化产品消费量产品价格个人偏好个人收入要素供给量要素价格第1节▲效用论概述第1节▲效用论概述本节要点:本节要点:一、欲望与效用一、欲望与效用二、基数效用和序数效用二、基数效用和序数效用三、基数效用论和边际效用分析法三、基数效用论和边际效用分析法阐述……阐述……24/12/259一、欲望与效用(Utility)1.欲望(需要):对某种物品,既有缺乏的感觉,又有满足的愿望,二者相结合产生的一种心理感觉。欲望是人类一切经济活动的原动力。马斯洛:人的需要又分成五个层次:生理、安全、社交、尊重和自我实现。欲望由低到高,依次产生欲望种类无限,一种欲望一经满足,又会产生新的欲望。24/12/2510一、欲望与效用(Utility)2.效用:商品满足人的欲望的能力,或消费者在消费商品时所感受到的满足程度。任一物品的效用,在于该物品本身具有的满足人们某种欲望的能力,还依存于消费者的主观感受。效用是相对概念效用有无或大小取决于个人主观心理评价。同一物品有无效用或效用大小对不同的人来说是不同的。某种物品的效用,对同一个人可比,对不同人则不可比。同种物品的效用也会因时因地不同而有所不同。24/12/2511二、基数效用论和序数效用论1.基数效用论是早期研究消费者行为的一种理论。认为:效用如同长度、重量等概念一样,可具体衡量并加总求和,具体的效用量之间的比较是有意义的。效用大小可用基数(1、2、3……)来表示,计量效用大小的单位被称作效用单位。采用边际效用分析方法。24/12/2512二、基数效用论和序数效用论2.序数效用论是为了弥补基数效用论的缺点而提出来的另一种研究消费者行为的理论。认为:效用大小无法具体衡量,效用之间的比较只能通过顺序或等级即用序数(第一、第二、第三……)来表示。就分析消费者行为来说,以序数来度量效用的假定比以基数效用的假定所受到的限制要少,它可以减少一些被认为是值得怀疑的心理假设。采用无差异分析方法。24/12/2513三、基数效用论和边际效用分析方法概述(一)边际效用递减规律24/12/25141.总效用函数总效用是消费者在特定时期内消费一定量某种物品所获得的满足总和。用TU表示总效用,某种商品的消费量为Q,则总效用函数为TU=f(Q)假定消费者消费X、Y两种商品,则总效用函数为:TU=f(X)+g(Y)或TU=U(X,Y)24/12/25152.边际效用函数边际量=因变量的变化量/自变量的变化量边际效用:指消费者在一定时期内追加一单位某种产品消费所增加的效用。MU=TU/Q如果消费量可无限分割,TU为连续函数时,则可利用微分方程,求得TU的精确变化率——例,产品X的边际效用,是X的总效用对X消费量的一阶导数:dXdTUXTUMUX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