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卷第6期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11月Vol.38No.6JournalofSouthwestUniversity(SocialSciencesEdition)Nov.,2012注意训练对女性大学生负性注意偏向的影响郑希付,康新新,李飞(华南师范大学心理应用研究中心,广东广州510631)摘要:认知理论认为,对负性刺激的注意偏向是创伤后应激障碍个体症状保持和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降低个体的负性注意偏向对改善其症状有重要意义。已有研究表明,个体对负性刺激的注意偏向可以通过注意训练进行调整。由于创伤引起的心理问题在女性中出现的比例比较高,本研究采用创伤电影范式,考察创伤模拟情境中,女性大学生注意训练条件和注意控制条件下负性注意偏向的变化,并探讨注意训练的作用机制。与注意控制组相比,注意训练组的个体注意偏向分数和注意解除分数都显著下降,而两组被试在注意定向分数以及情绪自我报告分数两方面没有出现显著差异。实验结果支持注意训练是降低个体负性注意偏向的有效方式;训练增强了个体对负性刺激的解除能力,但不影响个体对负性刺激的快速定向;个体选择性注意的改变没有导致个体意识到的情绪的显著性变化。关键词:注意训练;创伤模拟;注意偏向;点探测任务中图分类号:G44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9841(2012)06-0075-09一、引言注意偏向(Attentionalbias)是指个体对特定刺激具有高敏感性并伴随选择性注意[1]。具有情绪含义的刺激更能吸引注意或占用注意资源,当环境中存在各种各样不同的刺激时,人们会优先加工负性刺激,称为负性注意偏向。大量研究发现创伤后应激障碍(Post-traumaticStressDisorder,PTSD)患者以及经历过创伤事件并未患PTSD的个体对创伤相关的负性刺激存在注意偏向[2-6],这些负性刺激包括内部(如思维)和外部的(相似的场景)刺激。认知理论的解释是,创伤事件发生后,个体情绪信息加工中的基本恐惧系统的反应灵敏性提高,危险程序的启动使得个体容易获取负性相关线索[7]。对创伤相关信息自动的选择加工偏向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解释PTSD症状的维持和发展[8-9]。如果对创伤相关的负性信息的注意偏向是创伤症状保持的一个因素,那么能否通过注意训练来降低对负性信息的偏向,进而降低创伤个体的负性情绪以及创伤症状,目前尚没有研究证实。MacLeod等人[10]采用改进的点探测范式,通过操纵探测刺激的呈现位置来调整个体对负性或中性刺激的注意偏向。在注意训练中,探测刺激大部分出现在负性刺激或者中性刺激曾经呈现的位置。研究结果发现与中性倾向条件下的被试相比,负性倾向条件下的被试对负性刺激的反应更快,并在随后的实验室压力任务中有更高的负性心境反应。也就是说,注意训练可以调整个体对负57*收稿日期:2012-07-19作者简介:郑希付,心理学博士,教育部省属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华南师范大学心理应用研究中心,教授,博士生导师。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突发灾难事件下心理危机的特征、变化规律及干预策略:基于情绪表达与记忆模型的研究”(30970913),项目负责人:郑希付;华南师范大学心理健康与认知科学广东省重点实验室、广东省突发事件心理援助应急技术研究中心资助。性刺激的注意偏向,以及随后对实验室压力的情绪易感性。在MacLeod的研究中[10],负性刺激倾向和中性刺激倾向两种条件都包含有注意训练,缺乏基线条件作为对比,尚不能确定哪种条件对个体的注意偏向产生了影响。为了解决这个问题,Amir等人[11]以一群社交焦虑个体作为样本,考察了他们在单阶段注意调整方案(attentionmodificationprogram,AMP)后,面对公共演讲的压力时的反应。与以往的研究不同,Amir设置了注意控制条件组(attentioncontrolcondition,ACC)作为对照组。ACC组的被试完成和AMP组同样次数的练习,但是在AMP条件下,探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