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课异构示范课《合作真愉快》教学反思熊淑芬这次很荣幸能够听到三位老师的示范课,从中受益匪浅。首先是听邹老师的课,她上课的内容如下:一、活动目标:1、让幼儿学会探究合作的方法。2、从游戏中感受快乐。3、遵守游戏规则。二、活动准备:球、框、布三、活动过程:1、谈话导入。请幼儿说说合作的意思后,教师总结解释合作的含义。2、教师出示图片。请幼儿仔细观察,然后教师提问。图片上有什么特别的要求吗?幼儿回答:“运球的时候不能用手和脚去碰球。”3、给幼儿分组,在请五队幼儿上来挑战两人两人一起合作运球。在给坐在椅子上的幼儿,交给她们任务,让她们当小裁判。评评哪组是“合作之星”。4、教师总结:合作是需要互相配合的。5、教师出示PPT图片,请幼儿观察两人合作搬床的图片和多人拔河的图片。6、再出示图片,图片上是五人一组合作运球。请幼儿用一块大布把框内所有的球全部运到对面的框内,教师总结纠正幼儿错误的运法。教师与幼儿探究应该怎样分工合作幼儿说:“有的人拿布,有的人放球。”7、教师出示PPT图片:报饺子、搭积木。再进一步让幼儿了解分工合作的概念8、教师出示图片:十个十个一组,分红队蓝队。然后让幼儿分组商量谁拿球,谁放球。先请个别幼儿试试,再探究怎样合作。教师总结:在日常生活中往往是要学会分工合作才能一起完成任务。从中我觉得要了解教学的基本原则在于“做”。所谓“做”并不限于双手才是做,凡是耳闻、目睹(观察)、调查、研究都包括在内。也就是我们通常说的研究实践。“做”是儿童对生活的直接体验。儿童对任何事物有了直接的体验后才知道事实的真相,才能了解事物的性质,才能明白事物的困难所在。儿童要求的真实的知识一定要“做中学”,而教师也应在“做中教”,共同在“做中求进步”。这是教学最基本的一个原则。要培养幼儿的合作精神,必须从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引导幼儿。例如:邹老师上课时播放的PPT图片全是来自于生活中。这个是值得我们学习的。通过这节课,我联系到我平时工作的时候,与同事必须合作。毕竟一个人想到的,所做到的是很有限的。如果跟他人合作做一件事情,成就一定很大。做教师的如果能够和同事共同商讨问题,交流教学经验,丰富教学内容,这是求取进步的一种方式。做教师难,做一个成功的教师更难。但是,做教师的谁不想做一个成功的教师。一个教师她整天跟孩子生活在一块。一言一语、一举一动,无形之中孩子都受着莫大的影响。所以有人说孩子是教师的一面镜子,教师的行为习惯,都可以在孩子们的行为上反映出来。因此,一个教师希望孩子有好的表现,自己一定先要有好的表现。必须具备对人和和蔼可亲。对于一个满面笑容的教师,大家都会喜欢。如果成天板着一副面孔,要跟他人见了良好的关系就不太容易。不发脾气,发脾气不但对于自己的健康有损害。而且给他人极坏的印象所以对人对事最好以不发脾气为原则。如果他人有不正当的行为,可以平心静气的说服他,教育他。如果别人有什么困难的问题,应该尽自己的能力帮助他人。做一个对儿童热爱公平的教师。公平的对待儿童,会使教师在儿童的心目中建立良好的微信。在日常生活中的某些问题或者如果教师不能公平的处理,或者对其它幼儿有所偏爱。便将失去威信。同时又会影响幼儿的心理发展,所以我觉得教师对待幼儿,不但要热爱,而且态度必须要公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