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华中医药学会终身理事南京中医药大学兼职教授南通市中医院首任院长中国中医科学院学术委员中医技术交流协会名誉会长朱良春朱良春主任医师主任医师2中医之生命在于理论,理论之根源本于临床,临床水平之检测在于疗效。所以临床疗效是迄今为止一切医学的核心问题,也是中医学强大生命力之所在。而在辨证论治基础上参用虫类药治疗疑难杂症,颇能提高疗效,值得深入探索。3一、虫类药的独特医疗作用一、虫类药的独特医疗作用4中药早就有“草、木、虫、石、谷”的分类,“虫”字在古代就是动物的总称,《大戴礼》:“禽为羽虫,兽为毛虫,龟为甲虫,鱼为鳞虫,人为倮虫”。因此,虫类药就是动物药的同义词。5虫类药具有独特性《山海经》、《内经》已早应用。张仲景运用虫类药之方剂,法度严谨,寓意良深。血肉有情虫蚁飞走6《本经》是总结虫类药医疗作用最早的书籍,其中列载虫类药65种,占全书所载药物的17.8%。这说明在汉代对虫类药的使用就已取得宝贵的经验。7此后,代有发展,东晋葛洪《肘后方》,唐代孙思邈《千金方》,王焘《外台秘要》,将虫类药更广泛应用于内、外、妇、儿各科,所用品种,有所增加。宋代许叔微的《本事方》,也较多地应用虫类药。8创订“麝香圆”,对类风湿关节炎、风湿关节炎、坐骨神经痛之疼痛剧烈者,颇有缓痛之效,后世多引用之。迨至明代,李时珍全面总结药物治疗经验,在《本草纲目》中载虫类药达107种,占动物药(444种)的24%,使虫类药得到很大的扩展。9随后清代温热学家如叶天士、杨栗山、王孟英、吴鞠通以及善于应用活血化瘀方药的王清任等,他们敢于革新,广泛应用虫类药治疗各种疾病,给后世留下不少珍贵的经验。10近代善用虫类药的医家主要有张锡纯、恽铁樵、章次公诸先辈。解放后,中医药界非常重视虫类药的应用和研究,不仅广泛应用于内外各科的常见病、多发病,而且还用于恶性肿瘤、血液病、心脑血管病、结缔组织病、肝肾病、神经精神疾病、内分泌系统疾病等诸多疑难杂症,沉疴痼疾,使虫类药别开生面,大大地发展了它的应用范围和经验,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11我在1963~1964年于《中医杂志》发表了《虫类药应用之研究》连续报导,1981年出版了《虫类药的应用》,1994年增订重版,受到同道们的赞许。目前正在再次增订中。12日本奈良县ロ一マ冫医师,他感到常规用药有时疗效不够满意,经参用虫类药后,疗效显著提高,出现意想不到之奇迹。他近两年曾先后三次专程来南通访问,研修虫类药的有关问题,由衷地赞赏中国医药学的博大精深,决心要继续认真地学习和运用。13大连市中医院石志超院长来信说:“朱老师的学术思想,独特的用药经验,一直推动着我的临床工作。我遥从朱老师,学到了运用虫类药的经验,我每年要用10多万条蜈蚣,300多斤水蛭,其它虫类药物应用也较多。主要是逐渐用出了体会,提高了疗效。”14虫类药的功用主治,虫类药的功用主治,因其配伍不同而异,一般可因其配伍不同而异,一般可概括为如下概括为如下1010个方面:个方面:151、攻坚破积机体的脏器发生病理变化,形成坚痞肿块,如内脏肿瘤、肝脾肿大等,宜用此法治疗,如大黄蟅虫丸治慢性肝炎、宫颈癌、子宫肌瘤等;近人用全蝎、蜈蚣、守宫治疗癌肿等。2、活血祛瘀机体的循环瘀滞或代谢障碍,出现血瘀征象,使用此法推陈致新,如抵当汤(丸)治疗热性病瘀热在里,其人如狂(精神错乱)的蓄血症;下瘀血汤治产后干血内结,腹痛或有瘀块,血瘀经闭。3、熄风定惊肝风内动,出现昏倒、抽搐等一系列的神经系统症状,常用此法治疗,如止痉散治疗乙脑、流脑的昏迷抽搐等。164、宣风泄热热性病早期,邪热郁于肌表,症见发热,疹发不透等,宜用此法清热、化毒、透邪,如升降散治疗温热病;消风散治风热瘾疹。5、搜风解毒所谓大风、历节诸症,即麻风病、类风湿关节炎之类,可用此法治疗,如苦参丸、搜风散治疗麻风病;麝香圆治疗白虎历节等。6、行气和血气郁血滞,出现脘腹胀痛诸症,可用此法治疗,如乌龙丸治疗肝胃气痛;王孟英用蜣螂虫治吐粪症。177.壮阳益肾肾阳虚衰症见怯冷、阳痿不举、遗尿、小便失禁等,宜用此法治疗,如蜘蜂丸治阳痿;海马健肾丸治慢性肾炎等。8、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