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第七章 酸碱平衡紊乱VIP免费

第七章 酸碱平衡紊乱_第1页
1/68
第七章 酸碱平衡紊乱_第2页
2/68
第七章 酸碱平衡紊乱_第3页
3/68
临床医学专业八年制卫生部规划教材人民卫生出版社People’sMedicalPublishingHouse《病理生理学》第2版第七章酸碱平衡紊乱第七章酸碱平衡紊乱体液酸碱度相对恒定是维持内环境稳定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机体自动维持体内酸碱相对稳定的过程,称为酸碱平衡(acid-basebalance)。因机体出现酸碱超负荷、严重不足或调节机制障碍,导致体内酸碱稳态破坏,称为酸碱平衡紊乱(acid-basedisturbance)或酸碱失衡(acid-baseinbalance)。Acid-BaseDisturbance第一节酸碱的第一节酸碱的自稳态自稳态一、酸碱的概念一、酸碱的概念能释放H+的物质称为酸,能接受H+的物质称为碱。酸总是与相应的碱形成一个共轭体。H2CO3H++HCO3-NH4+H++NH3H2PO4-H++HPO42-HPrH++Pr-Acid-BaseDisturbance二、体液酸碱物质的来源二、体液酸碱物质的来源代谢、摄食使体内酸碱量发生变化。普通膳食条件下,体内酸生成量远超过碱。(一)酸(一)酸主要由体内代谢产生主要由体内代谢产生1.1.挥发酸(挥发酸(volatileacidvolatileacid))可以CO2形式由肺排出的酸,即碳酸,是体内代谢过程产生最多的酸。细胞内碳酸酐酶(红细胞、肾小管上皮细胞、肺泡上皮细胞、胃黏膜上皮细胞)催化CO2与水结合生成H2CO3碳酸酐酶碳酸酐酶CO2+H2OH2CO3H++HCO3-Acid-BaseDisturbance2.2.固定酸(固定酸(fixedacidfixedacid))只能通过肾由尿排出的酸性物质,如蛋白、糖、脂肪分解产生的H3PO4、H2SO4、尿酸、乳酸、丙酮酸、乙酰乙酸、β-羟丁酸等。3.3.摄入的酸摄入的酸性物质性物质食物和饮料中含有的乙酸及酸性药物(氯化铵、水杨酸)等。Acid-BaseDisturbance(二)碱(二)碱主要来自食物主要来自食物特别是蔬菜和水果中所含的有机酸盐(柠檬酸盐、苹果酸盐和草酸盐)多为碱性盐。体内代谢过程可生成少量的碱性物质,如NH3。体内碱的生成量远少于酸。Acid-BaseDisturbance三、酸碱平衡的调节三、酸碱平衡的调节(一)体液的缓冲((一)体液的缓冲(bufferbuffer))作用作用缓冲对缓冲对——溶液里存在弱酸和其相对应的盐,具有减轻溶液轻度pH变化的能力。1.1.体液中的缓冲对体液中的缓冲对NaHCO3Na2HPO4NaPrH2CO3NaH2PO4HPrKPrK2HPO4HPrKH2PO4KHbKHbO2KHCO3HHbHHbO2H2CO3ECF:;;;ICF(一般细胞):;;(红细胞):;;Acid-BaseDisturbance全血的五种缓冲系统Acid-BaseDisturbance全血中各缓冲系统的含量与分布缓冲系统占全血缓冲系统%血浆HCO3-35细胞内HCO3-18Hb-及HbO2-35Pr-7HPO4-553%Acid-BaseDisturbance((11))NaHCONaHCO33/H/H22COCO33缓冲对作用最强缓冲对作用最强①含量占体液总缓冲量一半以上;②与呼吸和泌尿功能紧密相联(NaHCO3可由肾脏排出,H2CO3可由呼吸调节);HCl+NaHCO3NaCl+H2CO3NaOH+H2CO3NaHCO3+H2O③仅缓冲体内的固定酸。((22))HbHb缓冲对作用占第二位,主要缓冲挥发酸缓冲对作用占第二位,主要缓冲挥发酸碳酸酐酶(CO2进入RbcHCO3-和H+,H+与Hb氨基结合—→氨基甲酸血红蛋白),该反应较快。Acid-BaseDisturbance((33)组织细胞的缓冲作用)组织细胞的缓冲作用通过细胞膜内外的离子交换和细胞内液的缓冲系统(磷酸盐和蛋白)完成,发挥作用需2~4h。酶酶[Cl-]e↓,[H+]i↑[K+]e↑,[H+]i↑细胞膜有多种离子转运蛋白,不同细胞内外可进行H+-K+、H+-Na+、Cl--HCO3-等双向离子交换。一般细胞:[H+]↑H+K+Rbc内:[CO2]↑CO2CO2H2OHCO3-H+HHb/HHbO2Cl-Hb-/HbO2-Acid-BaseDisturbance2.2.缓冲调节的特点缓冲调节的特点属化学反应,即刻发挥作用,但总体能力有限(缓冲对总量有限;仅将强酸变为弱酸或强碱变为弱碱)。((44)代谢性酸中毒持续较久时,骨盐溶解也参与缓)代谢性酸中毒持续较久时,骨盐溶解也参与缓冲调节冲调节(造成骨质疏松)。Ca3(PO4)2+4H+3Ca2++2H2PO4-组织细胞缓冲调节的特点:首先通过细胞膜内外的离子交换以维持电中性,然后由ICF缓冲对缓冲。将胞外的酸、碱度变化转移到胞内,减轻了ECF酸碱度变化,使ICF发生与ECF同性质酸碱度变化,同时引起继发的离子紊乱。Acid-BaseDisturbancePaCO2脑脊液[H+]PaO2,PaCO2,[H+]e中枢化学感受器外周化学感受器呼吸中枢兴奋性↑呼吸深快呼...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第七章 酸碱平衡紊乱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