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gendaEyeLinkII系统的最新特点:1.眼动实验室目前配置2.升级系统特点EyeLinkII系统操作要求:1.系统配置和环境要求2.眼动实验流程3.系统实验模板介绍眼动仪应用(眼动研究)简介:1.EyeLinkII可应用领域2.典型研究示例公司网址:www.eyelinkinfo.com一、EyeLinkII系统的最新特点1.眼动实验室目前配置:眼动实验室于2002年初建成。实验室采用隔音隔光设计。主试可以透过一个玻璃墙体观察被试。眼动追踪系统的核心硬件是头盔式追踪仪(右图)和插在主机上的一块EyeLink-PCI卡。系统的设置如图。选择反应核心硬件核心硬件100.1.1.1100.1.1.2Infra-Red定标器,坐标:-195,130,-195,-130,195,130,195,-130;屏幕坐标:-176.0,132.0,176.0,-132.03m一、EyeLinkII系统的最新特点•高速记录双眼位置,数据采集率高达500Hz,但在Pupil-CR模式(更精确)下只能达到250HZ。•优越的空间解析度(<0.005°),低噪音(<0.01°RMS)。•准确度,平均注视位置误差<0.5°。•头部自由—没有扣合带、颚托或其他固定装置,阅读眼穷中最好加装颚托。•两种工作方式—瞳孔或瞳孔-角膜记录。•头盔装置案工效学原理设计,轻便耐用。•和大多数眼睛或隐形眼镜兼容。•易于设置、校正和确认。•实时操作反馈,最小时滞<3ms,可以实现眼动控制和注视跟随(gaze-contingent)显示。•在线数据分析,可分辨眼跳、注视、回扫等眼动模式。•强劲的应用程序界面(API),和多种刺激呈现程序兼容,如Matlab、E-Prime等。2.升级系统特点缺陷和困难:目前我们只能根据实验的原始文件——EDF编译出ASCII文件(其中记录了主要的眼动事件:包括注视、眼跳、眨眼、平滑追踪等信息和每个事件对应的抽样数据,包括双眼坐标、瞳孔大小、眼跳速率等),然后编写分析软件进行分析。而且由于定标的要求,现在的程序还不能脱离二维显示屏幕,不能进行真正的实景研究。更主要的是,对实验材料呈现方面还不能系统的控制,目前只能做到按既定时间逐个显示位图文件,从而限制了研究。目前一些研究者提供了E-Prime和Matlab接口的刺激呈现程序。编写出了数据分析软件DataViewer,不仅能够定量取得眼动指标,而且可以模拟再现眼动轨迹,这一步我们现在也能做到。增加了一个实景镜头,通过三个镜头定标,可以实现全视野眼动追踪,设置过程吸取其他眼动仪优点,非常简便。遗憾的是,实景实验尚未和数据分析软件整合,要分析眼动过程,只能通过视频再现的手段人工推测!整个升级服务大约需要10,000美元。主程序的改进:主要是显示分辨率可以更高,对各种图像文件兼容。MSG749682DISPLAY_COORDS00799599MSG749682FRAMERATE60.07Hz.MSG814201!CAL>>>>>>>CALIBRATION(HV9,Pupil)FORLEFT:<<<<<<<<1GHz);512MB内存,以储存位图;操作系统:Win2000/WinXP;60GB硬盘;高速显卡,至少32MB显存,驱动程序支持高刷新率和DirectX8.0以上.;一个19"显示器,支持高扫描频率(垂直>150Hz,水平>93KHz)。由于光源可能会导致被试机显示屏上的反光,影响镜头跟踪精度,因此,图中的灰色墙面必须遮光,实验时最好无光源。设置时必须有光源(否则影响瞳孔大小)被试距离屏幕的最佳距离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