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九江学院附属医院骨科朱述浪发育性髋关节脱位由NordriDesign™提供www.nordridesign.comLOGOPage2发育性髋关节脱位发育性髋关节脱位(developmentaldislocationofthehip)是1992年北美小儿矫形外科学会将先天性髋关节脱位(congenitaldislocationofthehip,CDH)改名为发育性髋关节脱位或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DDH)。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人认为该病除了先天因素之外,后天性因素起着重要的作用,而且是可以预防的。LOGOPage31.病因:发病原因迄今不十分清楚。本病女男比例为4.75:1,可能与内分泌因素有关。约20%病儿有家族史,说明有一定的遗传因素。发病与胎位有关,经临床统计臀位产发病率最高。其他还有生活习惯的环境因素,如寒带习惯行下肢捆绑襁褓婴儿的地区发病明显增高。另外,原发病髋臼发育不良及关节韧带松弛症是髋关节发病的原因。LOGOPage42.病理:主要改变是脱位后的继发性变化,如髋臼浅,前倾角大,是符合“头臼同心是髋关节发育的先决条件”的Harris定律。随着年龄增长,病理改变日益加重,此点为动物实验所证实,它间接的证明本病不是先天性的。髋臼:髋臼前、上、后缘发育不良,平坦,变浅,其中脂肪组织、圆韧带充塞其中。最终脱位的股骨头压迫髂骨翼出现凹陷,假臼形成。LOGOPage5股骨头:股骨头骨骺出现迟缓,发育较小,随着时间的推移股骨头失去球形而变得不规则。股骨颈:变短变粗,前倾角加大。盂唇:在胚胎发育至7~8周时,间质细胞分化形成关节囊和盂缘,当受到任何刺激均可使正常间质停止吸收出现盂唇。盂唇在盂缘上方常与关节囊、圆韧带连成一片,有时呈内翻、内卷状影响股骨头复位。LOGOPage6圆韧带:改变不一,有的可拉长、增粗、增厚,有些病例部分消失或全部消失。关节囊:松弛,随股骨头上移而拉长、增厚,关节囊前方髂腰肌经过处出现压迹,严重呈葫芦状,妨碍股骨头复位。骨盆:单侧脱位骨盆倾斜。双侧脱位骨盆较垂直、前倾。LOGOPage7脊柱:单侧脱位由于骨盆倾斜出现代偿性脊柱侧弯。双侧脱位由于骨盆的垂直,腰生理前凸加大,臀部后凸。肌肉和肌膜:随着股骨头的上移脱位,内收肌、髂腰肌紧张,臀肌、阔筋膜张肌的不同程度的挛缩。LOGOPage83.分型:髋关节脱位可分为两大型。单纯型髋臼发育不良型髋关节半脱位髋关节脱位畸形型LOGOPage9髋关节发育不良:又称为髋关节不稳定,早起常无症状,生后有很高的比例呈现髋关节不稳定,X线常以髋臼指数增大为特征,有的随生长发育而逐渐稳定,有的采用适当的髋关节外展位而随即自愈,但是也有少数病例持续存在着髋臼发育不良的改变,年长后出现症状,尚需进行手术治疗。LOGOPage10髋关节半脱位:该型股骨头及髋臼发育差,股骨头向外轻度移位,未完全脱出髋臼,髋臼指数增大。它既不是髋关节发育不良导致的结果,也不是髋关节脱位的过渡阶段,而是一个独立的类型,可以长期存在下去。关节造影观察手术中发现,在髋臼的外方形成一个膜样隔膜而限制其完全复位。LOGOPage11髋关节脱位:是指髋关节完全脱位,为最常见的一型,股骨头已完全脱出髋臼,向外上、后方移位,盂唇嵌于髋臼与股骨头之间。该型根据股骨头脱位的高低分为三度。Ⅰ度:股骨头向外方移位,位于髋臼同一水平。Ⅱ度:股骨头向外上方移位,相当于髋臼外上缘部分。Ⅲ度:股骨头位于髂骨翼部分。LOGOPage12脱位的分度标志着脱位的高低,对手术前牵引方法的选择,治疗后合并症的发生以及预后均有直接关系。畸形型:均为双侧髋关节脱位,双膝关节处于伸直位僵硬,不能屈曲,双足呈极度外旋位,为先天性关节挛缩症。有合并并指、缺指、拇内收畸形。该型治疗困难,疗效不佳,均需手术治疗。LOGOPage134.临床检查:倘若每个新生儿出生后均能做常规检查,在3~7天内明确诊断而进行治疗,其疗效最理想。1岁内明确诊断,可成功治疗,日后X线检查可完全正常,说明早期诊断的重要性。LOGOPage144.1新生儿期检查法:4.1.1外观与皮纹:髋脱位时大腿、小腿与对侧不相称,臀部宽,腹股沟褶纹不对称,患侧短或消失。臀部褶纹亦不相同,患侧升高或多一条,整个下肢缩短,且轻度外旋位。LOGOPage15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