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庭周围性眩晕的护理头晕目眩恶心呕吐•眩晕是因机体空间定向和平衡功能失调所产生的自我感觉,是一种实际上并不存在的自身或外景运动错觉。•“真性眩晕”有明显的自身或他物旋转感或倾倒感,呈阵发性,伴有眼震、平衡失调(指物偏斜、站立不稳或倾倒)和植物神经症状(面色苍白、恶心、出汗、血压脉搏改变等)•“假性眩晕”(昏晕)为自身或外物的晃动不稳感,常较持续,但也可为阵发性,伴发症状较轻或不显,外物纷杂时症状加重。•“动”的感觉是其和“头昏”的鉴别标志。眩晕的临床分型及临床表现•前庭周围性眩晕:前庭感受器,前庭神经节,及前庭神经颅外段(未出内听道)病变引起。•前庭中枢性眩晕:由前庭神经的颅内段(出内听道),前庭神经核,核上纤维,内侧纵束,小脑和皮层的前庭代表区病变引起。周围及中枢性眩晕的区别前者的一般特点包括a.多为突发旋转性,持续时间短,可自然恢复,但常反复。b.眩晕剧烈,多伴耳鸣耳聋等耳部症状及恶心呕吐冷汗等植物神经症状而无意识障碍口齿不清呛咳等其他神经系统症状。c.自发性眼震为旋转性或旋转水平性。d.变温试验可出现前庭重振现象,很少有优势偏向。后者的一般特点为a.眩晕可为旋转性或非旋转性,持续时间较长,与头位和身体位置的变动多无关。b.可无耳部症状,植物神经反应症状的程度与眩晕程度部一致。c.可有意识障碍,多伴其他脑神经或大脑小脑功能障碍的症状。d.自发眼震为垂直或斜行性,持续久,方向多变。e.变温试验冷热反应有分离现象,有患侧优势偏向周围及中枢性眩晕的鉴别表项目周围性眩晕中枢性眩晕眩晕特点植物神经听觉症状眼震眼震与眩晕倾倒NS体征前庭功能实验阵发性视物或自身旋转感,症状多较重常伴(恶心,呕吐,面色苍白,出冷汗,心率慢)大多伴有耳聋,耳鸣水平旋转性,部分是水平性眼震强度与眩晕程度一致常有,其方向与眼震慢相一致无减弱或消失阵发性或持续性,症状多较轻较少且不明显可无常为单一的水平性,旋转性或垂直性(中脑特有)不一致方向不定有定位体征常正常前庭周围性眩晕•均为真性眩晕,一般均有眼震和前庭功能改变,眩晕为突发性旋转性,持续时间短暂,可自然缓解或恢复,但常反复发作。•周围神经疾病的眩晕症发作起来,常伴随有耳鸣(tinnitus)、听力丧失(hearingloss)、眼球振颤(nystagmus)呈现特有的周边形式。前庭周围性眩晕的病因前庭周围神经病变:1.良性阵发性的眩晕(BenighPositionalProxysmalVertigo,BPPV):这种眩晕症在门诊十分常见,好发于老年人,常有特殊的诱发体位,发作数分钟后,若停止不动,眩晕症停止,但是若位置再度改变,则眩晕症又会发作。不予任何治疗,六个月症状也会自行缓解。关于这种疾病的成因,目前流行的说法是内耳掌管平衡的耳石退化脱落,形成游离状的小颗粒,当姿势改变时,就会影响内淋巴的流动,造成眩晕症。另外一种说法是,中耳长出一条小通路达到内耳,影响左右两边的压力差,造成眩晕症。2.梅尼尔氏症(Meniere’sdisease):至今仍是一个充满迷样般的疾病,由解剖学的证据已知梅尼尔氏症的主要病变在于,不明原因的内淋巴局部水肿,听神经及半规管细胞被破坏。病人会感到耳鸣、耳朵胀痛、听力丧失、眼球振颤。发作呈现阵发性,每次持续数分钟至数小时,而后逐渐缓解。尔后的数个月内不定时的发作,每发作一次,听力就丧失一些,最后可以完全耳聋。3.急性迷路炎(Acutelabyrinthitis):急性迷路炎常与病毒感染有关,这样的情形通常是先有上呼吸道感染的症状,再来就是缓慢出现的晕眩,大约再过三天后出现最严重的晕眩,之后大约三到六周的时间会慢慢复原。4.耳毒性物质或药物(Ototoxins):某些常见的抗生素药物,因病人体质关系,使用后就会造成暂时性听力丧失,眩晕症也是其中一个症状,通常停药后可以恢复。5.听神经瘤(Acousticneuroma):这是第八对脑神经的良性肿瘤,脑部的肿瘤不管组织学上是良性或恶性,只要会压迫到重要的神经造成神经学症状就是不好的肿瘤。一般来说,肿瘤性疾病所造成的症状会随着时间越来越严重。因此,早期发现,早期治疗,所造成的后遗症越小。但通常病人等到有症状的时候,肿瘤多半已经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