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七年级下科学期中综合素质测试试卷一、我会选1.下列哪种运动属于机械运动(▲)A.枯黄的树叶落地B.电铃声传入人耳C.太阳光照射大地D.幼苗逐渐长高2.2007年11月17日下午3时许,一片彩云飞快飘过嘉兴海宁一工地上正在建设着的中栋名都大楼的上空,突然有人惊呼“楼要倒了”,这引起了邻近数千人惊慌失措地狂奔。造成这种判断的失误,是由于观察者选用的参照物是(▲)A.大楼B.地面C.观察者自己D.彩云3.小明以3米/秒的速度匀速骑自行车上学。关于3米/秒的意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每秒钟走过的距离是3米/秒B.每秒钟的速度是3米/秒(▲)C.每秒钟走过的距离是3米D.每经过30米所用的时间是10秒4.耳的结构中,感受声波刺激的听觉感受器位于(▲)A.耳廓B.鼓膜C.听小骨D.耳蜗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接触的两个物体之间一定有力的作用B.马拉车前进,马对车施力,但反过来车对马也有力的作用C.两个物体不接触,就不会有力的作用D.之所以二力会发生平衡,是因为这两个力的三要素都相同6.下列物体中,接近30N的是(▲)A.一个中学生B.一个书包C.一辆载重的汽车D.一支钢笔7.周末,小红和爸爸一起到公园里划船,船桨向后划,船向前进。推动船前进的物体是A.水B.人C.桨D.船(▲)8.人的味觉形成的部位在(▲)A.舌B.味蕾C.大脑皮层D.味觉神经9.在汶川抗震救灾时,用飞机空投物品,物品下落过程中,如果它所受的力全部消失,那么它将做(▲)A.匀速运动B.减速运动C.加速运动D.曲线运动10.如图,分别用大小相等的力拉和压同一弹簧。该实验表明,弹簧受力产生的效果与力的(▲)A.大小有关B.作用点有关C.方向有关D.大小、方向、作用点都有关11.下列关于凸透镜或凹透镜的几幅光路图中,错误的是(▲)12.阳光下盛开着一朵鲜红的月季花,你看到的月季花之所以是红色的,是因为(▲)A.月季花瓣能发出红光B.月季花瓣能反射阳光中的红光C.月季花瓣能吸收阳光中的红光D.月季花瓣能把各色光变为红光13.下列现象中,属于利用惯性的是(▲)A.汽车急刹车时,乘客的身体会向前倾B.火车启动后,速度越来越大C.从枪口射出的子弹在空中飞行,并击中目标D.百米赛跑运动员到达终点后,不能立即停下来14.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物体的振动产生声音,但发声的物体不一定振动C.声音在固体中传播速度最快,气体中传播速度最慢20℃时,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米/秒15.如图所示,弹簧测力计及细绳重力不计,绳子的两端各挂一个物重为100牛顿的钩码,则整个装置处于静止状态时弹簧测力计的读数为(▲)A.200牛顿B.100牛顿C.0D.条件不足,无法确定16.如图所示,小明同学用20牛水平推力推停在地面上的汽车,但没有推动。对此现象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小明用的推力小于汽车受到的摩擦力B.小明用的推力等于汽车的重力C.汽车受到的摩擦力小于汽车的重力D.小明用的推力等于汽车受到的摩擦力17.许多高档轿车中都安装了安全气囊,特定情况下它会“蹦”出来,以免身体直接撞到车身上而受伤,如右上图所示。安全气囊最有可能“蹦”出来的情况是轿车在(▲)A.高速公路上疾速行驶时18.我们在第一章中学习了一些声音和光的知识。请你用学过的知识判断下列说法:①人用眼看物体时,在眼的视网膜上成的是一个正立、缩小的实像;②“震耳欲聋”是指声音的音调高;③跳伞运动员在下落逐渐接近湖面的过程中,在湖面中成的像逐渐增大;④人眼视网膜上有的部位没有感光细胞。对这四种说法的判断正确的是(▲)A.①②正确,③④错误B.①②④正确,③错误C.④正确,①②③错误D.①④正确,②③错误19.人用绳提着一条鱼静止不动,下面各对力中属于平衡力的是(▲)A.绳对鱼的拉力和鱼对绳的拉力B.人的拉力和鱼受到的重力C.绳对鱼的拉力和鱼受到的重力D.绳对鱼的拉力和绳受到的重力20.为了减少摩擦力,可采用下列哪种方法(▲)A.将滑动摩擦改为滚动摩擦B.使物体滑动的速度减小C.使接触面积减小D.使接触面变得粗糙些21.下图为光线在空气与玻璃的界面处发生反射和折射的光路图,其中正确的(▲)22.晚上,在桌面上铺一张白纸,把一小块平面镜放在纸上,15题16题17题让手电筒的光正对着平面镜照射,如图所示,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