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形状相同的图形教学设计根据基础教育课程的具体目标,结合学习是学习者主动建构知识的过程的建构主义理论,把握学生的独立探索与教师的引导支持之间的辩证关系。教学中,给予学生充足的时间习参与学习活动,进行多向、充分的探索交流,关注学生学习兴趣的养成,让学生在课堂活动中感悟知识的生成、发展与变化,形成良好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教材分析本节内容选于《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北师大版)八年级(下)第四章第3节,本章在已学习“全等图形”和“线段的比”的基础上,以认识形状相同的图形(相似图形)为核心内容,为下一节课学习“相似多边形”作好准备。在本节课的学习过程中,经历利用坐标的变化放大(或缩小)图形,进一步发展学生数形结合意识;利用橡皮筋近似放大图形,让学生体会相似图形在现实中的应用,进一步增强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本节课重在学生自己动脑、动手,培养创造精神和探究意识,因而在教学中,教师要热情鼓励学生自主探究和大胆创新,对每一位同学作品给予鼓励和足够的重视。学生分析(1)学生已初步学习了全等三角形、平面直角坐标系和线段的比等基本知识;(2)这个年龄阶段的学生有很强的好奇心,并且有较强的观察能力,因而教学过程中尽可能多给学生表现的机会,激发学生探究意识。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感知相似图形在现实中的应用,认识形状相同的图形,感悟形状相同图形的基本含义;(2)过程与方法:经历观察、操作、了解相似图形的过程,进一步了解形状相同图形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掌握简单的画图方法并认识形状相同的图形;(3)情感与能力:经历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等学习方式的学习及激励评价,让学生在学习中锻炼能力,培养良好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教学重点(1)认识形状相同的图形;(2)利用坐标的变化放大(或缩小)图形。教学难点画图,利用橡皮筋放大图形。教学流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课件演示课本P102的内容,并提出问题:⑴用同一张底片洗出的不同尺寸的照片中,人物的形状改变了吗?⑵两个足球的形状相同吗?它们的大小呢?⑶两个正方体的形状相同吗?⑷复印纸上对应图形之间分别有什么关系?【由学生独立思考完成,认识形状相同的图形。】导入课题:形状相同的图形。二、直观感知探索新知1、看一看如图,哪些图形是形状相同的图形?【由学生观察完成,加强对形状相同图形的认识。】2、想一想下列图形中,形状一定相同的有()。A.两个半径不等的圆B.所有的等边三角形C.所有的正方形D.所有的正六边形E.所有的等腰三角形F.所有的等腰梯形【说明:本例让学生认识数学学习中的形状相同的图形,感悟形状相同图形的基本含义。】3.议一议生活中存在大量形状相同的图形,试举出几例。【说明:本例让学生感悟实际生活中形状相同的图形,应让学生充分的思考与合作交流。】三、合作交流引申探究1、练一练课本P105的随堂练习:在直角坐标系中描出点O(0,0)、A(1,2)、B(2,4)、C(3,2)、D(4,0)。先用线段顺次连接点O、A、B、C、D,然后再用线段连接A、C两点。⑴你得到了一个什么图形?⑵分别填写表1、2、3、4,你有的到了什么图形?⑶在上述得到的四个图形中,哪些图形与原图形形状相同?【说明:本例是通利用坐标变化放大(或缩小)图形。在教学过程中,可先让学生在“Z+Z”中演示,得到感性认识,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2、议一议根据随堂练习,请思考:一个图形各点的坐标经过怎样的变化,使所得到的图形与原图形形状相同?【说明:让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完成本题,使学生对利用坐标变化放大(或缩小)图形达到感性认识。】3.想一想下列图形是在原图形的基础上做了哪些变化,变化后的图形和原图形形状相同吗?【说明:让学生认识到经历平移、旋转、轴对称变化前后的两个图形是形状相同的图形】4.做一做课本P104的做一做:利用下面的方法可以近似地将一个图形放大:⑴将2根长短相同的橡皮筋系在一起,联结处形成一个结点;⑵画一个自己喜爱的图形,在图形外取一个定点;⑶将系在一起的橡皮筋的一端固定在定点,把一枝铅笔固定在橡皮筋的另一端;⑷拉动铅笔,使结点沿所画图形的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