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三第14课理性之光【课标要求】简述孟德斯鸠、伏尔泰、卢梭、康德等启蒙思想家的观点,概括启蒙运动对人文主义思想的发展。【教材分析】:本节课前承希腊先哲、文艺复兴,后启资产阶级革命时代,具有承上启下的关键作用。教材主体内容讲解法德启蒙思想家的代表性主张。为深化学生理解,教学时可联系政治史和经济史的相关知识,使学生认识:第一,“理性”的含义;第二,17、18世纪时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状况及面临的问题。从而认清启蒙运动的实质及对近代社会发展的意义。【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启蒙思想家的主张和启蒙运动的意义教学难点:思想家思想对人文主义思想的发展和对近现代社会的巨大影响。【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1)帮助学生理解启蒙运动产生的背景、性质、目的和主要思想家的主张。(2)学会评价启蒙运动的影响。2.过程与方法从创设的历史情境、各种历史材料中获取有效信息,掌握运用材料进行学习的方法;通过探讨启蒙运动的影响等问题,学会归纳概括历史问题的方法。通过比较启蒙运动与文艺复兴的异同,概括启蒙运动对人文主义思想的发展,培养学生的归纳和比较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人文意识,强化法治观念;塑造学生关注社会进步,自觉学习理论、追求真理的精神。(2)领悟先进思想对人类社会进步的巨大推动作用,积极汲取启蒙思想精华,为我国的民主政治建设提供借鉴。【知识结构】背景性质:17、18世纪资产阶级反对封建专制统治和教会的思想解放运动核心与内容:理性主义;用理性构建民主和科学,反对专制和愚昧,提倡自由平等代表人物对欧洲影响对世界专心爱心用心1⑴资本主义的发展⑵资产阶级力量壮大⑶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的推动⑷自然科学重大发展⑴伏尔泰:抨击天主教会;提倡天赋人权;在法律面前平等。⑵孟德斯鸠:提出三权分立;法律是理性的体现⑶卢梭:天赋人权;人民主权;社会契约⑷康德:强调人的主体地位⑴思想解放运动,冲击欧洲封建统治⑵为法国革命作了思想动员⑴鼓舞了殖民地和半殖民地人民争取民族独立的斗争⑵成为人们追求解放的思想武器启蒙运动【教学设计】〖导入新课〗用多媒体向学生展示法国巴黎埃菲尔铁塔、巴黎歌剧院、巴黎圣母院、先贤祠等图片,并提供以下材料:材料1在安葬伏尔泰的灵柩车上,人们写着:“他使人类的理性迅速发展,他教导我们走向自由!”材料2卢梭从棺木中伸出一只手,捏着一支火焰浓烈的火把。这支火把很快将点燃一场惊天动地的革命,点燃整个巴黎乃至整个世界。<总结>教师引导学生指出:启蒙运动是指在17—18世纪由欧洲资产阶级展开的启迪人们反封建意识的思想解放运动,它以理性主义为指导,给处在黑暗中的人们带来光明和希望。理性即人对周围客观世界的思考和判断。它强调凡事都要以人的思考去判断,而不是依赖天意或神的旨意。<特别注意>通过图片和材料自然的引入本课,并且让学生根据已有知识思考回答启蒙运动和理性的含义。必须要让学生明白启蒙运动的重点是启蒙了人们的反封建意识。〖教学内容〗一、探秘启蒙之源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17、18世纪西欧的资产阶级力量日益壮大,握有雄厚的经济力量,但是垂死的封建专制制度是他们进一步发展的巨大障碍,英国完成了资产阶级革命,国王的权力开始受到限制。材料二:17、18世纪,自然科学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为启蒙思想提供了锐利武器,……出现了启蒙运动。材料三:文艺复兴形成了人文主义社会思潮,其核心内容是提倡理性,它倡导个性解放反对盲从盲信的愚昧思想。请回答:启蒙运动是在怎样的背景下产生的?再展示材料:材料一:“朕即国家”。----路易十四材料二:“我只是从上帝那里接受王冠,制定法律的权力属于我一人。”-----路易十五材料三:“因为我想这样做,这就合法。”-----路易十六让学生进一步思考:在17、18世纪阻碍法国资本主义发展的最大障碍是什么?<总结>在学生回答基础上总结。背景:1、经济:资本主义经济不断发展,但受封建专制制度和天主教会严重阻碍。2、政治:资产阶级力量壮大,要求摆脱封建专制统治和教会压迫。3、思想: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解放了人们的思想;自然科学的进步为其提供了锐利的思想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