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课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重点:十一届三中全会实现伟大转折;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难点:城市经济体制改革措施的内涵和具体作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课前自主学习1.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确立了_______________的思想路线,决定以_______________为中心,实行_______________。2.我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1978年先在________省和________省试点,进而在全国推行。为推进农村经济发展,1983年,废人民公社,建立_______________。撤销生产大队,设立________________。3.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是_____________。4.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确立的标志是_______________,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是_______________.课堂合作探究知识点一伟大的历史转折1978年12月,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这次大会成为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这次会议是在怎样的情景下召开的?为什么说它是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转折?1.背景(1)1976年粉碎“四人帮”后,在两年时间里,国民经济仍处于停滞状态。(2)1978年在思想理论界展开了一场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这是一次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为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奠定了思想基础。(3)在1978年召开的中央工作会议上,邓小平作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讲话,邓小平的讲话为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了指导思想。2.内容(1)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2)全会抛弃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左”倾错误方针,实现党的政治路线的拨乱反正。并作出把党和国家工作的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战略决策,确定今后党和国家的工作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3.意义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新中国历史上的重大转折,成为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起点。【例l】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得出这样结论的主要依据是因为它()IA.标志着中国历史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B.否定了“两个凡是”的错误观点C.果断地停止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方针D.实行改革开放,开始改变过去长期实行的经济体制【变式题1】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的战略决策,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①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的需要②由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决定的③由我国现阶段社会的主要矛盾决定的④由我国广大人民群众的愿望决定的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知识点二经济体制改革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现代化建设轨道上来,并开创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党和国家在农村和城市进行了哪些改革?有何影响?1.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用心爱心专心1(1)背景①农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的高速发展是实现四个现代化的根本条件。②长期以来农村实行政社合一的人民公社体制,经营管理高度集中,分配中搞平均主义,农民经营没有自主权,严重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农业生产的发展十分缓慢。③到1978年,中国仍有亿万农民没有解决温饱问题,严重影响国家的现代化建设。(2)过程①1978年,安徽、四川--些农村,开始实行包产到组、包产到户的农业生产责任制。这种责任制使农民有了生产和分配的自主权,克服了过去分配中的平均主义弊端,极大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②不久,在全国普遍实行以家庭承包经营为主要形式的责任制。③随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普遍实行,人民公社制度被废除。1983年,中央决定撤销作为国家政权在农村的基层单位人民公社,建立乡、镇政府;撤销作为行政机构的生产大队,建立村民委员会,以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2.城市经济体制改革(1)改革原因新中国成立以来,长期实行的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已不能适应现代化建设的要求。该体制造成企业缺乏应有的自主权,严重压抑了企业和广大职工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使社会主义经济在很大程度上失去了活力。(2)中心环节:增强企业活力。(3)内容①管理体制方面,实行政企分开,简政放权,使企业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社会主义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②在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