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化的探索一、本单元在全书中的地位:本单元的内容在第一单元的基础上让学生进一步认识中国人民为挽救民族危亡所进行的不懈探索与斗争,为第三单元新民主主义的兴起作好铺垫,在整本书起承上启下的作用。二、复习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通过教学,使学生能进一步识记近代化探索历史事件的基本史实;在掌握基本史实的基础上,学生能主动发现或教师引导认识四个历史事件由表及里、逐层推进的内在关系,提高学生对史实的归纳分析与整合能力。2、过程与方法目标:学生通过填表整理本单元基本史实;通过小组讨论,提高合作交流能力;通过拓展延伸,提高学生探究考法与解题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教学,学生进一步感受近代中国的艰难探索,学习先辈们勇于开拓、敢于创新,胸怀祖国等高度的爱国主义精神,增强社会主义建设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三、教学重点:依照中考要求熟悉本单元基本史实;探究近代化探索历程。四、教学难点:对本单元基本史实的归纳分析与整合运用。五、教学方法:讨论法等六、教学准备:1、多媒体课件2、复习学案七、教学流程:教学环节老师活动学生活动教学意图教学导入复习提问:近代化的探索包括哪几大事件,分别向西方学习了什么?然后出示“近代化的探索”年代尺,抽学生回答后让学生按世纪、年代、时期的划分方法说出“探索”起止时间。回答问题,回忆世纪、年代、时期的划分方法并加以运用。让学生总体把握各次探索活动的名称,进一步熟悉世纪、年代、时期的划分复习新探1、出示中考要求快速浏览让学生再次熟知中考要求2、在上一轮复习中已理清了本单元的基础知识,故让学生完成学案上的表格,重温本单元的基本史实,后抽学生按要素回答,要求其他学生随着这位学生的回答一起默默地按要素识记一遍。3、引导学生观察近代化的探索中的这四大事件在某些方面有一定的共性或相同点,而在有些方面又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或不同点,然后让学生完成学案“总结归纳,勇于发现”(以下简称“发现”)1,引导学生注意由其主张来理解其类别—思想解放潮流。但要注意其主要作用:维新变法运动(戊戌变法)起到了思想启蒙作用,为资产阶级思想的传播奠定了基础;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帝制(注意不是整个封建统治或制度),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新文化运动则是一场空前的思想解放运动。完成填表,分要素回答,其他学生随之一起默默识记。完成学案“发现”1,在老师的引导下理解,并熟知其主要作用让学生能按事件要素把基本史实穿插起来进行系统把握,并进一步熟悉本单元基本史实让学生学会由事件的共性去归纳分析历史问题4、由各个探索活动的主张、内容等引导学生完成“发现”2,引导学生从中得出一定的启示,并指出近代化的探索活动都未能救中国。5、由戊戌变法与辛亥革命同属政治制度层面上的重大探索活动导入学案“发现”3,让学生按比较的要素完成并交流从中的做比较题的心得。复习新探6、从比较当中可以发现探索活动之间有一种递进关系,我们也可从中得出一些重要的结论。让学生完成学案“发现”4,体会“以史导论”。在老师的引导下完成“发现”2,进一步分层次掌握探索活动的发展变化,交流探索活动带来的启示。按比较的要素完成“发现”3,并体会、交流从中的做比较题的心得。在老师的引导下完成“发现”4,体会并交流如何以史导论。让学生进一步分层次掌握探索活动的发展变化,得出启示,借古鉴今提高学生以史导论的能力。让学生学会从共性中探究出异同,提高比较分析能力。让学生逐步学会总结,提高以史导论的能力。巩固利用学案上“拓展延伸”进行本节复习课的巩固、拓展完成学案上的“拓展延伸”,进一步体会考查方式:中外历史的穿插考查。让学生进一步明确对本单元的考查方式是多种多样的,平时复习时就要注意多种能力的培养。作业完成学案上的课后作业抽课余时间完成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本单元知识,提高解题能力板书设计:第二单元近代化的探索——向西方学习一、洋务运动——地主阶级————科学技术——器物二、戊戌变法——资产阶级维新派——政治制度——君主立宪制三、辛亥革命——资产阶级革命派——政治制度——民主共和制四、新文化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