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单元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讨论探索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和新中国建立的历史意义、基本经验(2)掌握战斗英雄黄继光和邱少云的事迹,提高口头表达能力,学习他们的优秀品质。(3)引导学生对十年内乱原因、经验教训的思考,培养学生综合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及正确把握历史发展方向的能力。过程与方法:(1)对比鉴别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和第一届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首次会议的异同(2)通过阅读课本,地图,网上查询,获取有效信息,在历史事实的基础上思考历史问题。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新中国是在经历了百余年的屈辱、抗争和探索之后,才建立起来的。我们一定要热爱祖国,把她建设得越来越繁荣富强(2)体会志愿军被誉为“最可爱的人”,他们身上所蕴含的优秀品质,增强学英雄的信念,激发爱国主义情感和历史使命感。(3)通过讲述二月抗争,使学生认识到,面对大动乱的局势,一些老一辈革命家挺身而出,进行抗争,代表了党和人民的意志,表现了老一辈革命家无私无畏的凛然正气。【重点难点】重点:抗美援朝土地改革难点:学生可能对1950年土地改革中对富农阶层采取的政策难以理解。通过创设问题情景,综合多方面材料组织小组讨论、指导综合分析,最后得出结论。新中国成立后的土地改革主要集中在新解放区,是继续完成民主革命的任务;将过去限制和打击富农经济的政策,改变为保存富农经济的政策;主要是为了更好地孤立地主,减少土改运动的阻力,保护中农和小土地出租者,稳定民族资产阶级,归根到底,是为了有利于早日恢复和发展生产【教学方法】教师引导,创设情景【学习方法】自主合作,共同探究【教具准备】多媒体【教学过程】1、标志着中国人民站起来的事件是,时间是年月日。1949年9月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在召开,通过的《》起到了临时宪法的作用,确定以《》为代国歌;首都定在,以为国旗,选举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采用纪年。决定在首都天安门广场建立一座。2、人民英雄纪念碑碑文中“三年以来……”指的是时期;“三十年以来……”指的是时期;“一千八百四十年……”指的是以来的历史。3、标志着祖国大陆获得统一的事件是,时间是年,贡献突出的政府人物,宗教人物。三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人民革命战争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三十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人民革命战争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由此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从那时起,为了反对内外敌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自由幸福,在历次斗争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请回答:(1)“三年以来”指的是哪三年?属于什么时期?(2)“三十年以来”是什么事件开始?它标志着什么?(3)“一千八百四十年”发生了什么重大历史事件?它标志着什么?7、阅读材料:1949年10月1日下午三时,在首都北京30万人齐聚天安门广场。毛泽东主席按动电钮,五星红旗在雄壮的国歌声中冉冉升起,这时在军乐声中54礼炮齐鸣28响。接着,毛泽东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随后,举行盛大的阅兵式和群众庆典,人民以无限的喜悦,欢庆新中国的诞生。请回答:(1)此材料反映了哪一历史场面?这一天是我们的什么节日?(2)“54门礼炮齐鸣28响”象征着什么?(3)大会奏起的国歌的名称是什么?其词、曲的作者分别是谁?歌词中“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指的是当时的什么情况?(4)新中国成立的国内历史意义。8、阅读材料:材料1: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保和平卫祖国,就是保家乡!中国好儿女,齐心团结紧,抗美援朝,打败美国野心狼!——《中国人民志愿军军歌》(1)这是什么运动中的战歌?这场战争的目的是什么?写出这场运动的起止时间?(2)参加这场运动的部队叫什么?司令员是谁?(3)这支部队被人们赞誉为什么?这支军队涌现出许多英雄人物,请举出典型的代表。(4)“打败美国野心狼!”的时间和标志是什么?【作业设计】阅读材料:彭德怀在《关于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工作的报告》中指出:“它雄辩地证明:西方侵略者几百年来只要在东方一个海岸上架起几尊大炮就可霸占一个国家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今天的任何帝国主义的侵略都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