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纳推理归纳推理人教A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选修1-2各位评委:大家好,我是实验中学周文燕,现担任高二数学,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归纳推理》。我准备就下面几方面来进行分析。一、教材分析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推理与证明是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选修1-2第二章第一节内容,思想贯穿于高中数学的整个知识体系,是新课标教材的亮点之一。本节内容将归纳推理的一般方法进行了必要的总结和归纳,同时也对后继知识的学习起到引领的作用.2、教材处理《归纳推理》是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发现、概括、猜想和探索能力的极好素材。根据本节课标要求:从演示观察,先形象地真实举例,然后转化为猜想,引导探究典型例子分析,加强对概念的理解。二、教学目标分析:1.知识技能目标:理解归纳推理的概念,了解归纳推理的作用,掌握归纳推理的一般步骤,会利用归纳进行一些简单的归纳推理。2、过程方法目标:学生自主学习归纳推理的一般方法,建构归纳推理的思维方式.让学生明白数学发现的过程和方法,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锻炼他们探索规律,融会贯通的能力,并使学生思维能力得到提升。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学生主动探究、合作学习、相互交流,培养不怕困难、勇于探索的优良作风,增强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提高学生数学思维的情趣,给学生成功的体验,形成学习数学知识、了解数学文化的积极态度.三、教学的重点、难点分析:1、教学重点:了解归纳推理含义、能利用归纳进行简单推理。教学策略:演示观察,先形象地真实举例,然后转化为猜想,引导探究典型例子分析,加强对概念的理解2.教学难点:用归纳进行推理,做出猜想。教学策略:第一,创设情景;第二,观察规律,得出猜想;第三,实际应用,提出质疑。四、教法分析、教学手段与教具选择:1.教学方法:自主探究、协作学习、启发发现、课堂讨论法12.教具:多媒体、粉笔、黑板。3.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课件。五、学法分析:本课教给学生的学法是“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因此本课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带着学习任务通过自主学习发现、课堂讨论、相互合作等方式,使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实现知识的传递、迁移和融合。六、教学过程设计分析:1、创设情景、引入新课游戏:袋子里装有大小质地一样的玻璃球,摸一个出来是红色,摸第二个出来也是红色,第三、第四还是红色…问题1:有什么猜想?师生活动:老师把玻璃球搅拌均匀,可叫一个学生摸球,其他学生细心观察。设计意图:游戏吸引学生注意力,提高学习兴趣,形象地引出归纳推理。问题2:观察10=3+7,12=5+7,32=13+19…等式特征,有怎样的规律?师生活动:这里要引导学生观察:这是一个等式,左右两边数字有什么特征,学生的猜想多种多样,不要抹杀学生的洞察力,可进一步引导学生尝试:其它的偶数有同样的规律吗?设计意图:通过欣赏一些伟大猜想产生的过程,探索出歌德巴赫猜想:一个偶数(不小于6)总可以表示成两个奇质数之和。带领学生走进归纳推理的领域。学生主动探究、自我发现,培养勇于探索的优良作风。问题3:歌德巴赫猜想的历史了解吗?师生活动:通过多媒体让学生阅读材料。设计意图:提高学生数学思维的情趣,了解数学文化,对数学充满信心的积极态度,培养爱国精神。问题4:歌德巴赫猜想的推理过程如何?师生活动:让学生探究歌德巴赫是怎样提出这个猜想的。设计意图:通过自己发现歌德巴赫猜想的推理过程---归纳推理的产生,为理解归纳推理的含义做铺垫。问题5:由上述推理过程能否用自己语言描述归纳推理的含义?师生活动:学生自己总结,教师个别提问,学生修改,该问题只有部分同学能及时地回答出来。有些同学犹疑不答,有些同学会说出不同的语句获不全面、不十分准确。教师通过评价学生的结论引入归纳推理含义——是由部分到整体、由个别到一般的推理。2设计意图:使学生更深刻理解和记忆归纳推理的含义,培养学生归纳、总结、理解能力,这比老师直接给出概念效果要好得多。问题6:你能用归纳推理提出一个猜想吗?师生活动:学生各抒己见,踊跃回答,有生活的,有数学的,其它学科的等。例如:①金、银、...